

近期勞動部公務員遭長官霸凌而輕生的事件,如同先前的 me too 事件一樣,當第一張骨牌倒下之後,更多消息如野火燎原一般湧現,才讓人驚覺,原來在台灣的公家機關裡,職場霸凌的情況有多麼的嚴重。令人意外的是,原本應該要保護所有勞工角色的政府機關,原來披著最血色的外衣。
當大家群情激憤地怒吼著「反霸凌,要真相」的同時,讓我倍感惶恐的是,當「雇主品牌」已經是全球顯學時,台灣公家機關的這些官員們,竟然還用著落後的土皇帝思維,將跟他們一起共事的部屬當成奴隸一般地使喚。
從最近陸續露出的各項書面與聲音資料中,我們看到堪稱經典的「長官領導風格不容置喙」、「我要殺了你」等荒謬絕倫的文字,以及咆哮、摔公文等失去理智的舉動。這種種新世紀官場現形記讓人懷疑我們現在到底活在哪一個時代。
但觀諸目前為止,所有應對這次風暴的每一個層級、每一個人的表現,我只能用荒腔走板一言以蔽之,這簡直是國家級的公關災難。
問題一:道歉的人不知為何而道歉
無論是當事人或各級長官,每個人的道歉語言都充滿了算計。我就簡單問一個問題:這些人是為什麼道歉?是為了失去一個人才道歉?為了自己的不當行為道歉?還是為了台灣文官體制裡的霸凌陋習而道歉?哪一個人說清楚了?沒有。
每一個人的道歉都語焉不詳,僅強調要追究責任,或說明自己跟此事件無關,但擺明就是希望透過這些語意模糊的道歉文,趕緊讓事件翻頁;如果每個人都不明不白地道歉,我們能期待道歉過後換來什麼明確的改進?
問題二:有法而無情理的道歉,稱不上道歉
而其中當事人的道歉不只激起全民公憤,還是近幾年來公開道歉的完美錯誤範例。
我的許多客戶在面對危機處理時跌跤,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搞錯「情理法」與「法理情」的順序。當事人往往為了避免讓自己在日後的法律攻防中失守,而決定讓法走在前面。但媒體一定會從弱勢的角度報導整件事,假如當事人用冰冷無情的法律語言,方方面面嚴守自己的立場,順帶將道歉語言夾雜其中,別說媒體,光是看戲吃瓜的民眾也不會買單。
危機處理的道歉就是要將心比心,先解決「情」的問題,之後行有餘力,再來說「理」的部份,除非必要,千萬不要談及「法」的層面。
我相信先前一位男性 YouTuber 已經在大麻事件中做過完美的示範。此次霸凌事件的當事人已經錯失在第一時間表達歉意,隨後再發出措詞強硬的聲明,等到被砲轟得體無完膚時,再用拙劣的演技拍影片致歉。從顧問的角度看這整個操作,只能說當事人自己把坑挖得愈來愈大,已經毫無挽回的餘地。
被指責霸凌但卻高聲喊冤的人,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嗎?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要知道問題真正的所在,處理眼前這個危機才有意義。追根究底,這些被指稱霸凌的主管們,他們怎麼看待一起工作的同事?如果這些人完全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只在事件爆發後遷怒身邊爆料的人,那只是白白犧牲了一個可能沒多久就被遺忘的公務員罷了。
這個事件也如同 me too 一樣,總會有落幕的一天,當媒體及其他人追著下一個新聞跑的時候,台灣的職場環境也會跟著開啟嶄新的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