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 ai

薪水好薄,要怎麼對抗通膨?比起積極投資,更該累積「這種資本」

楊琮熙
2025-01-14
楊琮熙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周末跟家人到了某家平價牛排店用餐,我們有一陣子沒去了。雖然心裡對這些日子的物價上漲早有準備,但當看著眼前的一份雞排,從最初的 170 元,漲到現在的 250 元。仍然不禁感慨,通貨膨脹無時無刻地稀釋人們的購買力。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說法:現金在通膨時期會變得愈來愈不值錢。因此,很多理財專家會建議,將資金投入到能夠抵抗通膨並實現增值的投資項目中,例如股票、基金、房地產或債券等。

延伸閱讀:擊退職業倦怠的救星來了!「遠距辦公」為何能有效拯救員工的動力與熱情?

這些建議確實有其道理,將資金放在正確的資產上,透過妥善的投資策略尋找具長期增值潛力的資產,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財富的穩定甚至增長。

不過我也常收到像這樣的抱怨:「我也想投資啊,但每個月上班薪水所剩無幾,哪還有錢投入呢?」所以有些年輕朋友們急於累積資產,而選擇過度借錢、融資或開槓桿等方式,以期獲得更高收益,但這種做法若稍有不當,可能會帶來嚴重的財務後果。

投資固然是財務增值的重要手段,但它本質上是建立在我們已有的「資本基礎」上所進行的。對於大多數專業工作者而言,這個「資本基礎」來自於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可以稱之為「人力資本」:一個人在本業上所累積的技能、知識與經驗所建構而成的價值。

那麼,在職場上的工作者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人力資本和投資規畫呢?以下是我的三點建議:

一、專注本業增長,而非投資收益。

正在累積資產的年輕人,應該專注於發展自己的「本業」,而不是一味追求投資。因為職涯初期資金有限,即使參與投資,收益也難以達到顯著影響生活的程度。

而發展本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帶來穩定且可預期的收入,本業帶來的人力資本增值,還可視為一種長期效益,薪資和職位晉升會隨之提升,而這些逐漸增長的報酬代表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自然有更多資源累積投資本金。

二、個人投資的風險,別靠借貸來承擔。

曾有學員問我,許多大公司或有錢人都在借錢投資,為什麼我只鼓勵上班族「專注本業」,而不強調槓桿融資的作法。這是因為企業的資金運作、風險承受能力和經營模式都與個人投資有顯著差異。

延伸閱讀:主管就要大小眼

企業借錢通常用於資本支出,這些行為能帶來實質性價值增長,而不是單純承擔高風險投機行為;然而承擔市場風險的個人投資,需要的是穩定收入支持,而不是借貸資金,當面臨市場高度波動與不確定性時,才能避免投資失利後陷入經濟困境。

三、提升本業,可能帶來更多投資機會。

《持續買進》一書建議,可將個人的人力資本轉化為財務資本,藉以提高收來,比如出售自己的技能與服務,教授課程或是銷售產品……等等。

因為專業工作者透過在本業的深耕,累積專業領域知識與能力後,能更快察覺行業的潛力與市場投資方向。而經由積累本業經驗和人脈資源,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後,也可能開始受到外部機構邀請,擔任相關顧問與講師,甚至吸引合作投資者的注意,形成聯合投資或共同創業的夥伴關係,這些機會都可能帶來更多投資機會與額外收入。

所以,通膨時期,你的錢要放在哪裡?除了股票、基金或不動產等資產。對於正在累積資產的專業工作者,真正重要的是加值自己的人力資本。把錢放在能提升專業能力、擴展視野的項目上,才有更多的機會去賺取更高的報酬,獲取更多資源進行投資。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