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個單位因為某項專案表現傑出,拿到一筆特別獎金,由主管分配。因為這個主管剛升任沒多久,所以我特別關心他如何分配獎金。
我找他來了解,這筆獎金如何分配?
他告訴我,這個專案因為是全單位所有人的全力投入,大家都很努力才能順利完成,所以他準備把所有獎金平分,每個人都可以領到相同獎金。我問他:這個專案的完成,大家都做一樣的工作嗎?
「當然不一樣,我們有任務編組,大家都做不一樣的工作」他回答。那工作都一樣困難嗎?也不一樣,有些工作比較困難,有些比較容易。那每個人的貢獻都一樣嗎?也不一樣,有些人的貢獻多一些。
既然工作不一樣、難度不一樣、貢獻不一樣,那領的獎金就應該不一樣。我要求主管主觀的評價每個人的貢獻,給予每個人不一樣的獎金。
這是我一貫的工作邏輯:公平看待每個工作夥伴;但論功行賞的時候,要大小眼,分辨每個人的貢獻。大眼看待那些辛苦付出,貢獻較多的人,也要小眼評價那些貢獻較少的人。
大小眼評價每一個人的貢獻,再按照貢獻多寡,發給不同的獎金、獎賞與回饋,這樣才是公平對待每個人。
剛剛升上主管的人,多數都不擅於評價每個部屬的貢獻,覺得每個人都一樣好,甚至覺得有差別待遇,就是不公平,所以平分工作獎金是常有的現象。
因此,我每升任一位新主管,第一個教育的重點,就是主管要有大小眼,對每位部屬依照貢獻程度的不同採取差別待遇。
主管的大小眼展現在 3 個部分;第一是精力,主管要把大多數的精力放在能力強的部屬上,教育他們,提升他們的能力,分配他們重要的任務,這樣才會得到好的績效,組織才會有好的成果。
第二是時間,主管要把時間放在重要的事情,以及重要的部屬上,能幹、重要的部屬會回饋主管好的績效。
第三是獎金,獎金必須依貢獻多寡,給出差別待遇,差距的幅度要夠大,大到讓當事人有感,感受到主管的認同、關心與肯定,且能彌補部屬努力付出的代價,讓部屬覺得認真工作,得到好成果是值得的,這樣的獎金,才能產生激勵效果。
我花了很多年學會主管的大小眼,以及對部屬的差別待遇,大小眼與差別待遇是組織績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