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績效管理
feature picture
Netflix

當績效與人性衝突時,該選哪邊?從電影《正體 Faceless》看職場的道德難題

郭憲誌
2025-02-21
郭憲誌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Netflix 最新上線的電影《正體 Faceless》講述一位年輕人,因警方的錯誤調查而遭受冤屈的故事。警方在破案壓力與高層干涉下,忽視了「勿枉勿縱」的原則,導致無辜者受害,負責調查的警官也背負了沉重的良心壓力,最終受害者在越獄尋求自救,及這名警官良心覺醒下才得以含冤昭雪。而這樣的劇情,在我眼中與當今企業中高階主管所面臨的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在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往往設定遠大的成長目標,並透過績效考核層層傳遞壓力。然而,這些目標是否符合市場競爭現實?企業是否真正考量到基層的執行能力與資源?當中高階主管夾在高層與基層之間,他們面臨著一場無聲的職場拉鋸戰。

延伸閱讀:別用「自認為好」的方式管員工!5 題測驗:你能釋放員工 100% 的潛力嗎?

無止盡的成長,其實並不合理

任何企業的經營都逃不出自然法則,除了成長一定也會面臨景氣循環,或遭遇挫折與困境,然而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卻多數聚焦在眼前的成長,因此,當企業過度追求短期數據時,可能導致人性被犧牲。

例如,在某些業界,員工為了達成業績指標,不得不加班、犧牲休息時間。當壓力來自高層,基層執行者往往沒有選擇,只能屈從於績效壓力,甚至採取違背專業判斷的行動,正如《正體 Faceless》中的警官,雖然知道案件存在疑點,但為了破案績效,最終選擇服從命令。

這種企業文化在短期內可能帶來可見的成果,但從長遠來看,卻會導致人才流失、員工士氣低落,甚至影響企業的聲譽與永續經營。

最難做的是中高階主管!

許多企業中的中高階主管,正如《正體 Faceless》中的辦案警官,他們並非決策的制定者,卻是壓力的直接承受者。這些專業經理人既要向上交代,確保企業績效,又要面對基層員工的不滿與執行的困境。

延伸閱讀:頭號大將用「不加薪就離職」威脅你!怎麼做才好?

而且這些資深主管往往已經投入多年心力,積累了一定的職涯成就,讓他們難以輕易轉換跑道。他們既不敢挑戰老闆的決策,也無法忽視基層的聲音,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他們可能選擇服從、消極執行,甚至成為體制內的幫兇,使問題惡化。

企業該如何避免員工陷入道德的兩難?

面對這樣的管理困境,企業需要進行深層的反思與調整。以下是幾個可行的改善方向:

1. 建立更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

企業的績效評估應該從數據導向,轉向更綜合的考量,例如:納入員工滿意度、創新能力、長期發展目標等指標,避免讓主管與基層承受過度的績效壓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貢獻。

2. 賦予中高階主管更大的決策空間

企業應該鼓勵主管根據市場現況靈活調整策略,而非一味執行來自高層的命令。透過適當的授權與開放對話,讓主管不再只是壓力的傳遞者,而是決策的一部分。

3. 建立透明的溝通機制

企業文化應該強調開放與透明,讓基層員工的聲音能夠上達,讓中高階主管有機會反饋現場情況,而非只是被動接受指令。

4. 關注員工心理健康與職涯發展

企業應該建立心理支持系統,協助主管與基層員工處理壓力,並提供更靈活的職涯發展管道,讓員工不會因為擔心工作不保,而消極服從上級的指令。

人性的偏執及因政治思考而產生的謬誤,一直都是商管個案中常見的議題,而職場也不乏類似的困境。在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企業績效固然重要,但當績效壓力犧牲了人性、員工的專業判斷與職場倫理時,企業終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唯有建立更合理的管理機制,讓績效與人性取得平衡,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讓每位員工都能在職場中發揮價值,而非成為體制下的犧牲品。

繼續閱讀 績效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