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GaudiLab via shutterstock

營運長的職涯思考:職場不是人生的唯一,「兼職」主管、兼顧生活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日前外甥女來台灣旅遊,30多歲的夫妻,分別在國際大律師事務所及高檔私立醫院任職,突然說出將要辭職,趁著年輕有體力,前進南美及非洲住上半年,深度旅遊兼體驗民情,他倆要的是及時行樂,而非被工作綁架,而我卻暗自憂心,半年後,他們還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嗎?

反觀自己,在職場多年,絕大多數的時間,似陀螺運轉,就只為了貫徹今日事今日畢,自以為的「責任感」,其實花了不少時間處理「無效率的必要之惡」,不時揶揄自己是不是在瞎忙。相較現在進入職場的 Z 世代,或稱數位原生世代,大多認為上班不是人生的唯一;下班後,不管是享受生活還是斜槓兼差,遠比職場來得多采多姿。沒有對錯,選擇而已。

延伸閱讀:年過 45,彷彿在職場上失去聚光燈?邁入職涯下半場,你可以抱持的兩種思維

直到一則新聞,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某一台中科技大廠,創立40年後,交由兒子接班,董事長正式退休後,不到40天,公司卻發布他去世重訊,讓我感慨,他退休後想要做的事,不知是否來得及去做?
如果有錢能買早知道,這董事長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嗎?

高薪但高壓的工作,正職好還是派遣好?

回憶多年前,會計師同行的一群人出走創業,成立了一家仲介公司,生意來源就是派這些會計師去企業做高階主管或資深顧問,合約期間,可長可短,一周駐廠天數,視企業需要,可多可少。當時的我,覺得不可思議,會計師可是多金的職業,兼職怎會比全職好?

日前,相約裡面的會計師友人深談,他曾在事務所裡賣命多年,經常被主管機關法令要求的截止日期,追著喘不上氣,面對客戶有理無理的要求,只求使命必達,搞得自己和部屬人仰馬翻,再加上事務所嚴重缺工,雖然貴為會計師,經常還要去填補團隊缺漏的細瑣工作,勞心又勞力,萬一踩到地雷股,只怕後半輩子與官司糾結。反觀,他加入仲介公司後,多是短約,客戶支付相對高的時薪,使得他的收入不少,沒有雜工鎖事,用腦的勞心居多,工作緊湊,還能看遍企業百態;疲累時,多能爭取到幾天放鬆身心,想要休個長假,容易調度,算是悠遊人生,現在的我,心生羨慕。

彈性高、成本低,企業開兼職高階主管之門

兼職的高階主管,對企業而言,有利有弊:
優點1: 正職主管的薪酬及福利,包括薪資、分紅和退休金等等,相較兼職主管,高出許多。
優點2: 兼職主管涉獵過的產業領域及面向,從而吸收到的經驗及專業,相對較廣,再加上仲介公司裡的其他資深人員,亦可作為兼職主管的後盾,隨時支援。
優點3: 任用兼職主管,企業較無永久雇用的包袱,好用則續約,不好用則不續約,企業用人彈性較大。

延伸閱讀:退休人生學|邁入人生下半場!讓自己更快樂、更充實的 5 個方法

關於缺點,多環繞在兼職主管的責任心、向心力不夠,不過,捫心自問,全職的責任心、向心力都是滿分一百嗎?其實,還是因人而異。
一個在外商工作的友人,他雖貴為總經理,但委任合約卻是一年一簽,他在位已經超過9年,任內股價漲了5倍多,相較全職主管,我相信,他的用心不會少。一年前,我和一個有會計師證照的兼職人員合作專案,讓我訝異的是,他超級負責任,趕工時段,他睡得比我晚、起得比我早、想得比我多,他的產出,品質還真不錯。

剛好一個新創圈的朋友,尋覓左右手,考量公司目前還在虧損,沒能力負擔高階主管的全薪,然而面對新事物,他的確需要參謀。另一個傳統產業的上市公司老總,被總裁要求去管理在東南亞收購的企業,他給得起薪資,但始終雇不到能夠去領頭整合台灣及東南亞後勤(如:財會、人事、倉儲等等功能)的主管,我便建議他們去找這家高階主管仲介公司,不到幾天,新創的朋友便簽署了一周派駐一天的合約,希望老總朋友,也能尋得兼職的高階主管,為他舒緩或解決困境。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南港國際skypark

交通、機能、綠意一次到位!「南港國際SKY PARK」打造未來生活典範

2025-08-01 經理人X南港國際skypar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工作生活一體化成為現代菁英的生活常態,對住宅的定義早已不再僅限於居住空間,而是講求效率、生活品味與地段價值的綜合體驗。

坐落於南港核心的「南港國際SKYPARK」,以東京指標性開發案「麻布台之丘」為靈感,融合住宅、商場、飯店、辦公、公園5大創新機能,打造出一座全方位的生活聚落,精準回應新世代菁英的居住需求,開創城市菁英住宅的嶄新格局。

從工業重鎮到科技金融軸帶,南港成台北新核心

「南港國際SKY PARK」是由國泰集團領軍,匯聚旗下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商旅等事業體資源,並攜手三商美邦人壽及華泰大飯店集團聯手打造而成。

該基地前身曾是台鐵的南港客車調車場,隨著政府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推動都市更新,轉型成為占地高達1.65萬坪的複合式開發案,不僅是目前全台最大規模的公辦民營都更案,更被譽為「台北東區新地標」,將引領南港邁向國際生活新風貌。

回顧南港的發展脈絡,它始終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與交通節點。從最早期的港口貿易村落、1970年代的工業重鎮、到近年因應都市計畫與跨區重劃,逐步轉型為科技與文創產業匯聚的智慧特區。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南港國際skypark

現今南港不只有展覽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大型場館,更聚集多座產業園區,包括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台北生技園區。此外,隨著信義計劃區與內湖科學園區腹地日益飽和,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南港,進駐此地的商辦大樓或在此設立企業總部,例如,中國信託、Nvidia、台灣微軟、IBM、Intel、聯強國際、展碁國際等國際與本土指標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金融科技走廊。未來隨著企業群聚效應擴大、就業人口增加,對中高端住宅的需求勢必同步提升。

面對南港正快速成長的居住需求,「南港國際 SKY PARK」以國際城中城為定位,打造出All in One複合式生活場域,融合住宅、商辦、商場與綠地,提供完整且便利的日常機能,並透過以下三大特色,實現兼顧交通、機能與綠意的城市新生活。

特色1、多元交通系統,串連城市生活軸線

「南港國際 SKY PARK」所坐落的地段,正處於這場城市變革的核心要位,讓住戶可以享有多元且便利的交通選擇。

倘若是習慣自行開車的人,「南港國際 SKY PARK」週邊坐擁3條東西向主幹道--忠孝東路七段、市民大道七段與南港路,皆為貫穿台北市的重要交通動脈,可快速抵達信義計畫區、饒河夜市或松山商圈,或可經由附近的成功橋與成美橋直通內湖科技園區,且車程多在15分鐘內,無論是通勤、逛街或與親友聚餐皆相當快速方便。

南港國際skypark
信義計畫區、松山商圈、內科園區皆在15分鐘生活圈內,打造高效率、低距離的都會節奏。
南港國際skypark

若是想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走路10分鐘即可達捷運藍線昆陽站,15分鐘可至捷運與台鐵共構的松山車站,未來隨著鄰近開發案「富邦之丘」完工,步行至松山站的時間可望縮短至12分鐘內。此外,位在「南港國際 SKY PARK」左右兩側的玉東公園和新新公園皆設有YouBike 站點,無縫銜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港車站等重要地標。

特色2、全方位生活機能,一站滿足都會需求

「南港國際SKYPARK」宛如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中城,住戶下樓便能進入商場空間,輕鬆滿足閱讀、餐飲、休閒、健身到育兒等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全區共設有3棟住宅大樓、5棟辦公大樓和1棟飯店及商場,其中,住宅大樓的第5至21樓為住宅,共計528戶,主力坪數介於24至40坪、為2至3房配置格局,鎖定都會核心中堅族群的實質居住需求。

在商場規劃上,則涵蓋影城、書店、健身房、24小時便利商店、私廚料理、超市、輕食咖啡店、幼兒園及安親班等8大主題,提供一站式生活機能,不論是日常採買、休閒娛樂、親子教養或健康管理,都能在社區內一應俱全,落實「住在城市核心、生活近在咫尺」的現代生活理想。

南港國際skypark
住戶下樓即達商場,閱讀、健身、親子教養一次到位,落實「生活近在咫尺」的核心便利。
南港國際skypark

特色3、豐富綠地景觀,打造都市中的綠意棲地

在都市叢林中坐擁大片綠地,是件難能可貴的事,而「南港國際SKYPARK」巧妙結合地理優勢與建築設計,讓住戶得以擁有超過2萬坪的綠地景觀,即便身處繁忙都會區,也能親近自然、享受綠意生活。

南港的綠地和公園其實不多,但「南港國際SKYPARK」位置得天獨厚,左右兩側便是新新公園與玉東公園,被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建築本身亦在1樓打造7400坪的開放式生活綠地,成為住戶日常散步、親子活動的舒適空間;5樓更設有2,700坪的空中花園,巧妙銜接商場與住宅動線,形塑一條專屬住戶的「空中綠廊」。三大綠帶串連,總計超過2萬坪的綠地空間,為在此生活的住戶,帶來鬧中取靜、綠意盎然的都會綠生活。

南港國際skypark
近1萬坪的天然綠意環繞在「南港國際SKYPARK」周邊,成就難得一見的都會綠生活日常。
南港國際skypark

在產業群聚、軌道建設與城市更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南港正迅速轉型為台北的新核心區。「南港國際 SKY PARK」不僅坐擁地段、機能、交通與綠意,更透過全區規劃實現「住、辦、遊、憩」一體的生活藍圖,是少數能真正實現國際級居住品質的指標建案,也象徵南港邁向世界級城市生活的重要起點。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