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xFrame

前台積電主管:出事時,別再靠經驗救火!用「PRA 模型」有系統地解決問題

彭建文
2025-06-16
彭建文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先前去桃園一間 1200 人企業,幫他們的高階核心團隊上課,演講中我特別提到工作文化的重要性,我也很好奇,這些主管會如何定義工作文化?因此我請大家用便利貼,寫下對工作文化的定義。

有主管寫「工作態度積極,工作方法一致」,也有人寫「遇到問題的時候,同仁處理的態度跟方法」,另外有人提到「團隊的氛圍、做事方式」,其中有一位主管寫公司的工作文化就是準時下班,讓全場哄堂大笑。

你會發現大家對於工作文化的定義有個共同點,就是工作的方式:也就是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用什麼樣的工作方法來解決問題?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處理?是積極還是敷衍?這也是一種工作文化。

談到這裡,董事長說:「我們過去上了很多課程,學到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很可惜都沒有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我看到大家遇到問題的時候,都還是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沒有好的邏輯推理能力,更沒有一套比較系統性的方法,這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整個團隊想破頭,也擠不出幾個好解方?用「系統對策圖」5 步驟提升思考力

確實,在我這十幾年來的講師顧問生涯中,看到非常多的企業主為此感到苦惱:為什麼學了這麼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跟工具,卻無法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日常工作中?

首先,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工具,一定要讓員工發自內心接受,真的可以協助他們在日常解決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

另外就是方法或工具本身,絕對不能太複雜。例如:現在每個人都有手機,你只要安裝 ChatGPT,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問 ChatGPT。那假設 ChatGPT 裝載在比較昂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擁有的硬體上,它就無法落實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PRA 模型:3 步驟分析、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又有效的問題解決模型,而且可以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日常工作中或生活中,我稱為「PRA(Problem Centered, Root cause centered, action centered)模型」,PRA 模型的核心價值是希望不只解決問題,更要創造長期效益.最終目標是能為組織或企業帶來正向的、長遠的影響力。

在 PRA 模型 中有三個步驟:

P(Problem Centered)辨識問題

在這個步驟中,要把問題講得很清楚: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接著做問題分析,然後了解這個問題過去發生過嗎?過去大家遇到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花時間辨識跟分析問題,就急忙地思考對策,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R(Root cause centered)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必須假設幾個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要去尋找佐證資料,最後要做專業的判斷,確認問題是不是由這幾個原因所造成的,這之間的因果關係要非常合理。

A(action centered)採取對策

最後要思考對策,徹底地解決問題,另外也要思考:如何確定問題已經解決?如何預防再次發生?以及要如何發揮影響力,讓團隊可以從這次的經驗中學習?當未來再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的學習曲線才有辦法縮短。

延伸閱讀:一次拋出兩個提案,反而更好談?商學院教授力薦的談判技巧

重塑工作文化,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 PRA 模型是一套很好的問題解決工具,它強調從更高的視角來看解決問題的流程,不僅關注問題本身,也重視對組織的長期影響和效益。最終能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擴大正向影響力、促進組織升級與發展。

繼續閱讀 思考術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