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我自己都不太熟 AI,要怎麼讓員工使用?」給主管 5 個實務建議

林啟維
2025-06-05
林啟維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前陣子跟一群新創公司的老闆朋友進行同儕教練(peer coaching),討論的主題是:如何幫公司「導入 AI」。

這個群體的公司規模從個位數的早期團隊,到 50 人以上、營收數億的成熟新創公司都有。

從討論過程中,他們提出幾個共同的問題:

  1. 在不影響原本公司 KPI 的情況下,如何激勵員工開始用 AI?
  2. 公司 AI 應用,應該要從上到下、還是下到上進行?
  3. 要如何讓團隊感覺到 AI 的關鍵性?
  4. 如何量化導入 AI 的成效?
  5. 一段熱烈討論過程中,我問老闆們:你們自己有努力嘗試使用 AI 嗎?
延伸閱讀:AI巨人崛起,你選擇退場轉型還是攜手共創、實現人生?

學習 AI 的恐懼,來自 3 個面向

毫不意外地,大部份的老闆都表示自己沒時間、營運要緊,或者這該交給年輕人。

我跟這些老闆朋友說:「其實連我自己在接觸 AI 的時候都會恐懼。」

這份恐懼來自於:

  • 恐懼挫折 :花了大把時間,卻無法產出預期結果的挫折感(例如 AI hallucination 人工幻覺、garbage in / garbage out)
  • 恐懼學習 :AI 工具幾乎是兩周一更新、一季一大風向轉變,對於學習的速度需求,遠高於當年「社群」的萌芽期、更是高於 3C 產品的迭代進步。
  • 恐懼 FOMO :追逐 AI 就是要經常參考新聞發表、國內外社群資訊。也因為快速變動的環境,超容易造成資訊焦慮。

事實上,我沒有看過任何一個追逐 AI 科技或演練的人,是沒有失眠過的。

綜合各種可能遭遇的挫折,多數做為主管與老闆的人,乾脆就閉上眼睛,回歸到跟 ChatGPT 聊聊天就好!

為團隊導入 AI,可以試試這 5 個做法

在過去這 2 年間,環顧我身邊有效導入AI、建立 AI 團隊的創辦人,大概採用這 5 種做法:

  1. 老闆本人 (或高階主管) 以身作則: 帶頭使用 AI 工具,追逐新的 AI 工具或技術,並試圖建立 AI 工作流程。

  2. 建立 AI 小隊: 我認為 AI 導入其實是一種文化與習慣建立,不能只靠自己一個人單幹努力就可以達成。除了老闆以身作則,更是需要建立「喜歡使用 AI」的環境。簡單來說, 老闆不能想著「全體員工來 AI」,老闆必須找出最有機會參與 AI 應用的人,作為團隊典範開始前進。

  3. 打造 AI 應用的 MVP: 聽過很多人將 AI 導入的目標設定為幫公司快速成長兩倍,這個目標很容易中途放棄。可以將 AI 導入當成建立一個 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例如將目標設定為:投入 4 小時開發解決重複性工作,如果成功,未來每周省下 1 小時,長期來看就是高報酬的投資。如果能夠建立這樣 MVP 級的 AI 應用,對執行團隊的激勵效果絕對 100%。

  4. 從招募開始: 其實一個人能否擁抱 AI,有一定程度可以從招募過程中就開始審查。以我們徵實習生(軟體 PM、工程師、設計師)的表單來說,其中有一項就是問:你熟悉哪些軟體工具或 AI 工具?要是在 2025 年只能回答 ChatGPT,那我可以保證這個人絕對是超級排斥 AI 的特質。

  5. 承認 AI 很花時間: 讓自己或工作團隊對於 AI 上手,絕對會影響原本的工作產能或休息時間。在我的經驗中,只看 AI 的分享文、新聞的效果,遠不及操作 AI;僅摸過 AI 一兩次,又不及使用 AI 完整解決一個問題。

延伸閱讀:當模型愈來愈善於思考、推理與互動, AI 不只說明「怎麼做」,還能「親自去做」

最終,要熟悉 AI 的運作邏輯、潛能、極限,必須要大量使用與嘗試,甚至看到最終結果。

舉例而言:這 2 年來,許多人提到直接用 AI 經營網紅身分。但過去除了撰寫行銷文案以外,沒有太多 AI 直接取代社群經營者的案例。光是要去除 AI 產出的匠氣(AI 感)文字,就是目前基礎 LLM 工具無法達成的事情。

想打造 AI-driven 的團隊文化,管理者有 4 個任務

直到 2025 年中旬,ChatGPT 已經來到全民普及的程度,甚至逐漸侵蝕傳統 Google 的搜尋流量;Vibe coding 成為顯學,軟體產品設計與開發也大量透過 AI 輔助;n8n、Make 等自動化工具成為AI工作流程應用的核心⋯⋯。

想打造自己的 AI-driven 團隊與文化,老闆或經營者的任務將包含:

  1. 創辦人對於 AI 應用身體力行。我目前沒有看過任何可以 bottom up 完成 AI 文化導入的團隊,一定是上行下效。
  2. 在 AI 時代的初期,我可以「保證」老闆會是最辛苦的人。一個是追 AI 產生的 FOMO 感、二個是必須親自嘗試才能帶動團隊。
  3. 老闆如果不想單打獨鬥,怎麼樣可以更有效學習?前面提到,AI 是一種環境氛圍的養成,老闆也是人,需要環境的刺激,所以經常跟其他 AI driven 的老闆、熱愛 AI 的員工、甚至外部顧問交流,絕對能提高效率。
  4. 對於 AI 實際應用,看 100 篇網路文章、新聞,不如下去做一次。做了,就會知道工具的極限在哪、使用的難處在哪,一方面有機會找到解方、另一方面有效排解焦慮。

不久後的某天,AI 終究會跟手機 App 一樣普及。不需要太努力學習,身邊的人(尤其年輕人)自然都熟悉、工具操作也不會讓人挫折。

如果你今天想保持身心 life balance,或許可以放輕鬆、等待那天的到來;但如果你想掌握 20 年一次的產業洗牌機緣,那就得格外努力,打造自己的 AI-driven 文化!

繼續閱讀 AI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