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國內新增 476 例 COVID-19 本土個案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 35 例,總計 511 例。確診個案中新增 38 例死亡。
國內新增本土 339 例、校正回歸 133 例、21 例死亡。新北市227例、臺北市152例、苗栗51例大爆發!
國內新增本土 364 例、校正回歸 219 例、17 例死亡。新北市265例、臺北市224例、桃園市30例,苗栗縣34例、彰化縣15例等
美國大量施打疫苗,7月有望正式解封,近期自台赴美旅客暴增,包括留學生、滯台美國公民、赴美打疫苗者,掀起一波「返美潮」
高段位的管理是,即便我看不見你,你仍然願意不止息地與我同心齊力。疫情當下在家工作,短短二至三周時間,我大量接收來自「被管理者」的抱怨或困擾,舉例三種:
疫情持續升溫,金管會今天宣布,若同一分行有半數以上行員居家隔離導致銀行人力調度困難,銀行可經內部程序授權後暫停營業。
國內新增本土 372 例、校正回歸 177 例、12 例死亡。新北市310例、臺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等
民眾宅在家防疫,物流大塞車。黑貓宅急便今天公告調整服務內容,6月1日至3日暫停受理寄往北北桃竹低溫包裹,14日前不保證貨品隔日送達。
因應疫情,不少企業啟動分流上班、異地辦公,或是在家工作的計畫。不在公司的員工,是更努力,還是更常偷懶?用數據一次解密>>
國內新增本土 262 例、校正回歸 65 例、5 例境外移入、13 例死亡。臺北市87例、新北市166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2例、台中10例等
疫情使商業環境快轉十年!無論社會、企業或是個人都面對劇烈變動,如何快速回應瞬息萬變的未來?行銷專家給企業 3 大建議。
新冠肺炎本 COVID-19 本土確診 274 例,校正回歸 73 例,死亡個案 15 例,4 例境外移入
疫情嚴峻,旅行社業務全面熄火!雄獅旅遊品牌策略總經理游國珍:很有可能整個暑假都會泡湯,而就算疫情控制住,消費者也還需要一段時間建立信心。
不少企業盼採購快篩試劑確保員工安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准許企業進行自費快篩,但應由醫事人員執行,且雇主事前應備妥安置場所。
新冠肺炎本 COVID-19 本土確診 266 例,校正回歸 89 例,死亡個案 11 例,全台累計死亡個案破百例。
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新增 320 例,雙北以外縣市案例增加,境外移入 7 例,166 例校正回歸個案。民眾接種疫苗意願提高以雙北、高雄市最踴躍
行政院蘇貞昌今天召開防疫紓困會議,討論提供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與國、高中特教學生的家庭,在防疫期間補貼一次性定額現金;政院人士表示,初步擬定每人補助新台幣1萬元,約有250萬人受惠,預算約250億元盼獲立法院支持。
國內新增本土 297 例、校正回歸 258 例、2 例境外移入、19 例死亡。臺北市94例、新北市136例,桃園市21例,台中10、花蓮9例等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證實,15 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於 28 日下午抵台,最快兩周內檢驗完畢開打,也公布了優先接種的對象。
近日確診者頻傳「快樂缺氧」症狀,表面上沒有呼吸困難,但實際上血氧濃度已經亮紅燈,容易耽誤就醫、延誤病情,更可能造成突然猝死的情形!
疫情限制民眾外出,造成餐飲、服務業需求急凍,不少業者倒閉或裁員。這時候該如何調節組織,才能和員工一起撐過去?
新冠肺炎疫情燃燒,台灣餐飲業怎麼避免淪為慘業?觀察日本可發現,餐車、超商、快遞、冷凍食品業也加入市場競爭。此時,經營者該意識到兩大變化:
疫情對工作、家庭生活帶來的巨變,可能對「職場爸媽」的身心狀態和職涯產生幾個深遠的影響,雇主與政府如何提供協助?
金融業染疫人數攀升,不過依據現行政策,銀行不能暫停營業,引發批評。金管會發布8點說明,強調金融是國家經濟命脈,涉及產業發展、社會穩定等功能,需維持營運不中斷,至於後續若疫情有變化,將視指揮中心指示配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