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華航擁漂亮成績單,新董座高星潢卻認「飛機不夠」…35年機師經歷「駕駛艙哲學」如何用在經營上
日本交通株式會社旗下的叫車App市占率高達70%,這家接近百年的計程車龍頭企業,如何逐步轉型?
國光客運驚傳發不出 1 月份薪水,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國光客運內部員工公告表示,補助款尚未入帳,導致遲發薪資。公路局強調,各區監理所已於年前撥付補助款。
中華航空證實董事長謝世謙於今日逝世,交通部亦深表哀悼,並指出華航董事長一職,將由現任總經理高星潢代理。
全日空、日航 6 月 28 日共同發布因應「顧客騷擾」的方針,保護員工免受不當行為侵擾。兩家公司 2023 年度總共經歷約 600 件顧客騷擾案件。
國光客運宣布為配合國道客運台北站拆遷,自 2025 年 1 月 1 日凌晨 3 時起,4 條所屬路線調整至台北轉運站及東三門搭乘。
台灣虎航(6757)29 日正式改列一般板上市,早盤股價漲至 81 元,漲幅 4.5%,股價首度衝破 80 元大關,創歷史新高,穩居航空股王寶座。
新竹客運於 10/31 正式退出經營新竹地區公路客運路線,兩家業者自 11/1 起將接駛包括 5602 等 22 條公路客運路線。
星宇航空(2646)於今日以每股20元正式掛牌上市,董事長張國煒在上市掛牌典禮表示,公司2018年成立,開航至今4年多,一開始就以國際型航空為目標。
證交所於 8 月 7日公告,審議通過星宇航空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按照申請時程推算,可望在年底前掛牌上市!
美國和中國相繼推出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美國的Waymo服務已在多城市累積超過100萬次行程,而中國百度的「蘿蔔快跑」以低價進軍市場,也引發傳統業者反彈。
AI時代降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在交通方面會帶來哪些改變?提供AI移動服務的企業分享,藉由影像辨識功能,能做到像是辨別事故原因、分析道路狀況等。
西南航空曾因老舊系統出包,導致上萬航班取消,大量旅客無法即時回家,反映其對新科技投資的牛步。
在所有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運輸業就占了約1/4。但DHL集團透過推出永續航空燃料方案、綠色載具等做法,2023年整個集團降低至少130萬噸碳排。
一架自美國堪薩斯州起飛的輕型噴射機 Citation M2,4月27日降落台北松山機場,它是沅星航空的首架飛機,駕駛員是沅星航空創辦人盧浩智,他是誰?
出國旅行時,最怕行李在機場遺失或延誤,而耽誤到後續行程,然而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卻能維持30年沒有遺失過任何行李的紀錄,到底怎麼做到的?
台灣高鐵清明假期疏運,加開4班次列車,共199班次提供服務。自由座增設座位,即時更新車站人潮資訊,旨在讓旅客順暢出行。提醒避開高峰時段,享受愉快假期。
北捷疫後潛力商圈數據解析:中山、市政府站周邊人潮結構年輕化;中山、南京復興、市政府、忠孝新生站高階消費力強。
酷航從台灣起飛到東京、新加坡、札幌、仁川的4條國際航線,皆突破9成載客率,是同樣航線的第一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酷航運用什麼方法來獲得顧客高滿意度?
高鐵為準備春節過年疏運人潮,於網站公告 2 月 6~15 日疏運期間的車票,都可以在 1/9 凌晨 0 時開始搶購,高鐵春節期間加班車有哪些資訊?
裕隆集團與 LINE 正式攜手合作,宣告 LINE TAXI 改名「LINE GO」,打造一站式整合交通移動服務,其中 3 大亮點服務值得關注。
台灣虎航(6757)確定在 8/15 從興櫃轉上市、在創新板上掛牌,每股承銷價 42.6 元。面對疫情解封,航空業競爭激烈下,虎航如何保持優勢?
Volvo 第二季財報出爐,電動車銷售表現亮眼,年增長率高達 178%,旗下兩款純電車已經達到集團銷量的 16%,為何毛利卻下滑到剩 3%?
星宇航空 K 董張國煒受邀參與 YouTube節目《木曜4超玩》,揭開不為人知的秘辛,更自嘲「過得很辛苦」、「我不是企業家,是做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