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業績只停留在疫情前的4成左右,外送雖然有微幅成長,但疫情爆發的這幾周,成長幅度持平,反而是「線上外帶」持續大幅攀升、成長5倍,為什麼?
這一波疫情對於民眾的生活帶來哪些衝擊,消費的行為又有哪些轉變?東方線上調查發現,實體通路拜訪全面減少,連超市、超商消費者去的意願都變少了。
低溫包裹爆量,黑貓宅急便、宅配通、嘉里大榮陸續暫停部分地區的低溫宅配。然而,「鄰家鮮生」蔬果箱卻保證能今天買、明天到,他的供應鏈強在哪?
疫苗險早有聲量!富邦、安達、兆豐、和泰都推出「疫苗險」,疫苗陸續開打,詳細比較讓你秒懂四大疫苗險理賠項目、聲量誰最高?保費、理賠項目哪裡不同?
晶華今天宣布出售子公司「達美樂披薩」全部股權,交易額約新台幣17億元,晶華表示,日後將專注於旅館經營管理以及品牌授權。
高端的新冠疫苗今天解盲,解盲數據順利達標,表示解盲成功,著手申請衛福部的緊急授權(EUA),但未來能否拿到國際認證,仍是最大挑戰。
全台進入第三級警戒,不少企業採取遠距辦公。勤業眾信(Deloitte)調查顯示,曾嘗試遠端控制的主管,對於如何有效監督員工,7 成都感到困難。
經濟部公布8種常見工作場域如何「分艙分流」、產線分流必做的「3 分管制」又是什麼?工業局發布「建議企業強化分艙分流作法」,讓你防疫、產能兩者兼顧!
勞動部公布上周無薪假統計,共計 467 家、5065 人實施,創今年新高。其中,民生工業意外激增 880 人,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也新增近百人
勞動部公告,製造業、批發業、綜合商品零售業及倉儲業等 4 行業,因人力調度吃緊,可適用勞基法例外彈性,縮短輪班間隔為 8 小時,約影響 49 萬名勞工
高雄市瑞豐夜市業主今天指出,受到疫情影響,夜市自5月中起至今自主停業,夜市每天約新台幣百萬元租金難以支撐,盼高市府等協助,否則7月底恐熄燈。
疫情下的日本餐飲業怎麼自救?牛角、溫野菜、大戶屋背後的Colowide集團,年營業額虧損672億日幣!分析餐飲業財務體質,帶你看疫情的打擊有多大:
疫情帶動自煮風氣, 冷凍食品成量販業、餐廳新戰場。疫情後,零售業還想持續做「外賣」,有哪些優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台灣企業界的步調,許多公司被迫在匆忙之間實施遠距上班,從工作者到領導者,都在適應這個上班的新常態。能否順利成功導入新的辦公模式,將是未來台灣企業經營的關鍵。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28日,超市、超商、百貨與賣場將加強3大管制措施,包括人流、動線及場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 214 例病例,分別為 211 例本土個案及 3 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 26 例死亡。
京元電移工群聚事件愈演愈烈,市場憂電子業染疫恐削弱產業優勢,但分析師認為,多數電子族群早已因應防疫啟動分流上班,也鮮少有一家獨大,不至於衝擊產業動能。
關於疫苗各項數字與新聞報導,到底哪個訊息最快、最精準?國研院國網中心整理各縣市疫苗庫存剩多少、接種進度,讓你一次看懂。
行政院今天表示,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為期兩週至6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
遠距辦公,出勤要怎麼紀錄?可以申請加班嗎?可以扣員工的交通/交際津貼嗎?公司營運狀況差,不得不減班休息、資遣員工時,應該怎麼做?
經濟部今天宣布,將採取5大管制措施,包含擴大管制至周邊攤販,消費限制一小時,管制出入口,動員公所人力駐守查核,並加強流動攤販取締。
紓困4.0的自營作業紓困補貼或無一定雇主的勞工生活補貼,今天起可線上登錄;本年度擴大適用的自營作業者約85萬名,也呼籲民眾分流避免久候。
行政院啟動紓困4.0,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的勞工生活補貼今天起入帳,未領過者7日起可於線上申辦,勞動部也整理相關Q&A,包含申請資格、標準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