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實習生」是一部輕鬆又具有深度的都會職場喜劇片,深入淺出地,演繹了職場中許多睿智與非語言表達的互動細節,相當值得琢磨,一看再看。
《刺激 1995》被譽為「影史上最完美影片」,更獲得美國電影學會「20 世紀百大電影」殊榮。電影中充滿職場的既視感與帶入感,帶給我不少啟示:
實施「無薪假」的企業已達 109 家,共 3835 名員工受影響。除了「減班減薪」,也有企業啟動縮減工時,或直接裁員、減薪。你工作有受影響嗎?
高達6成的工作者認為。自動化、大數據、AI這些科技浪潮將影響他的工作。所以,如何在當前職位提升技能,或是為新工作重塑技能,成為2020重要的人才議題。
《富比世》的編輯桂瑞妮雜誌整理了 3 種最容易被開除的職員,可以藉此來檢視並調整自己工作態度,避免突然失去頭路。
別在最應該學習的年紀裡,選擇賺錢。現在拚了命賺錢,以後反而可能會沒錢。現在拚了命輸入,以後才有更好的收入。
面對 AI 浪潮,你可以用什麼能力來確保你的飯碗?人對不同人事物衍生出來的連結力或創造力,是短時間內 AI 尚無法完全取代的。
每逢年後,總會有一波離職潮。但離職不只是「跟主管報告」「向人資辦手續」這麼簡單,如果處事不夠周全,可能影響往後的職涯。
不用羨慕那些在台上熠熠生輝的人,也不用羨慕那些在其他領域叱吒風雲的人,他們不過是在沒人的時候,耐住了寂寞,自然,也就能在今後享受得起繁華。
高職生放棄升學,自學程式,最後甚至成功申請到北歐工作機會,順利開啟海外職涯!蘇聖涵(Aysh Su)究竟怎麼做到的?
升職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機會,但不代表所有的升職都是好事。該如何決定要不要升職的呢?專家建議,若有以下這 8 種狀況,就應該要婉拒升職的機會。
超過 3 成經理人曾從備受看好到表現不彰而被降職或解雇!這 5 種主管最容易從明日之星跌落谷底,變成組織優先淘汰的對象。
我當了 15 年的老闆,看過各形各色的員工,大概可以歸納出這四類.....
只要能少做一點事、多放一天假,就覺得自己賺到了?小心這個心態害你升不上去。
找工作只挑薪水高、福利好的大公司;一遇到不喜歡的老闆就想提離職?換工作像「換包包」一樣想換就換,小心讓你的職涯更扣分...!
Google 在去年收到了 330 萬份履歷,在 300 多萬人中,履歷怎麼寫才能脫穎而出?尤因給出了 Google 人力團隊最注重的 4 大要點。
當接到獵人頭公司的電話,怎麼說才會成為理想職缺的首要人選?本文整理了 10 大獵人頭公司必問問題,告訴你獵人頭公司想要知道什麼,你又該怎麼答。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的業績就是比同事好啊!」怎麼可能自我感覺良好?如果真是這樣,卻依舊無法升遷,就是你擁有的能力,尚未達到管理位置所需,或你使錯力了。
成功人士設了什麼新年新目標?比爾蓋茲、佐克柏的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和人力銀行網站 Glassdoor 就列舉了 10 年前根本不存在,但近年興起、現今非常熱門的 5 大職業。
通常工作一陣子,職場人會漸漸累積起自己崗位上的自信和經驗,要不要自己出來做,也成為愈來愈多人會思考的職涯選項。勸你要先通盤考慮這些事。
金色三麥管理部經理洪毓璞從服務生做到營運主管,成為老闆口中「一有計畫就會想到的人」。他怎麼取得總經理葉淑芬信任,展現帶領團隊的潛力?
李明哲進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 KKBOX 的工程師,經歷經理、技術長、營運長到總裁,他認為升遷過程學到最多的地方,是心態改變與轉折。
煩惱該待在「專業無法成長,卻做得順手的部門」,還是要調回到「能力可以成長,卻不一定會有好表現的部門」?不論對公司發展或個人成長,不輪調都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