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能與越野機車聞名的奧地利重型機車品牌 KTM,近日爆出驚人財務危機。母公司累積債務高達 18 億歐元,已於今年 2 月啟動破產程序。
新台幣兌美元近日強勢升值,5 日開盤後最高升至 29.59 元,創下近 3 年來新高紀錄,引發民眾大規模換匯潮。
線上零售巨擘亞馬遜近期傳出,計畫在商品價格旁標示美國關稅所增加的成本,此舉引發白宮強烈反彈,直指其為「敵意且政治化的行為」。
據人力銀行統計,股災衝擊上班族,受訪者平均損失高達 235,038 元,7 成 8 憂心經濟未來。
野村投信推出台灣首檔主動式 ETF(00980A)。什麼是主動式 ETF?跟被動式 ETF 有何不同?投資人又該注意什麼呢?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推動新一輪全面關稅措施,引發市場震盪與消費者恐慌。儘管經濟學家警告物價上漲將打擊家庭預算,但民眾卻掀起一波「搶購潮」。
2025 年(114 年)全台汽機車使用牌照稅將自 4 月 1 日起開徵,繳納期限至 4 月 30 日止。
中小企業必懂報稅秘訣!KPMG 揭「加薪增僱」減稅新制,最高可減 200% 所得額
2025年(民國114年)四大報稅新制上路,包括扣繳義務人擴及法人、綜合所得稅之基本生活所需費提高、營業稅起徵點調整及房屋稅2.0正式施行。
採用敏捷式專案管理雖然必須不斷回應變化,但事前仍要估算專案成本。正確方式是設定一個合理的預算基準值,超過上限再改採滾動調整,並先行準備風險預備金。
公司的各項制度、開銷審核,一方面希望主管可以授權、員工可以自主,但若太過鬆弛,常常會出現漏洞;組織也要適度上鎖,對齊尺度,兼顧內控的目的。
報稅季即將開跑,企業如何降低稅負、最大化租稅優惠?勤業眾信會計師:陳建宏指出,善用「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與「智慧機械投資抵減」能大幅節稅!
根據美國嘉信理財最新調查,高達 45% 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選擇在有生之年享受自己的財富,而非主動傳承給子女,導致「繼承隔閡」的問題。
企業為何要增資、減資?背後考量為何?有什麼好處?現金增資(FPO)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股價會上漲嗎?本文帶你搞懂增資、減資的原因與做法:
新年將至,為了一整年的運勢或財氣,不少人會向銀行索取「發財水」或「發財金」。2025 發財水怎麼領?《經理人》整理全台銀行開運小物供讀者參考。
每年營所稅結算申報期間,企業如何正確申報利息支出,避免稅務陷阱、降低國稅局審查,是許多中小企業關心的議題。小老闆利息支出申報撇步,減少稅務爭議風險。
現代人必學,愛與實用兼具的遺產分配術!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認為:就算只有十萬存款,也要留給最在意的人!
Yahoo 奇摩公布 2024 年 10 大熱搜信用卡,指出 2024 年旅遊相關的信用卡成為使用主流,超過半數與國外消費高回饋相關的信用卡入榜。
業務跟客戶收現金?業績總是剛好達標?5種合規但不尋常的交易, 你能看出破綻嗎?
股票回購、庫藏股是什麼?企業有何優缺點、買賣與公司動態怎麼查詢?企業買回股票後,可選擇存放或註銷庫藏股。庫藏股特點是無法分配股利,也沒投票權⋯⋯
日前,網稱AI妖股的美超微(Supermicro),為其簽證財務報表的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閃辭,藏著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指數型基金教父」約翰.柏格(John Bogle)在大學畢業論文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都無法持續戰勝市場。
對巴菲特和蒙格來說,買股票和收購公司的原理相通,擁有股票,你就擁有這家公司。但什麼是值得持有的優質企業?
根據美國銀行調查,超過一半的 X 世代父母對子女的經濟感到擔憂,53% 的 X 世代父母擔心子女無法在未來實現經濟獨立,比例遠高於其他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