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沒運動也不會變胖!跟著這 5 種生活作息吃,靠習慣找回完美體態

2016-02-03 整理 呂昕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上班族常常有個困擾,一整天坐在辦公室,沒有時間走到戶外動一動。長期窩在電腦前的後果是,養了肥肉、胖了體重,不到幾年的時間,你已經胖了一圈又一圈。

減肥專家、營養師趙函穎在《卡路里瘦身是場世紀大陷阱》建議,工作之餘,若沒有餘裕勤跑健身房,不妨可以試試看,根據你的日常作息調整進食的方式,幫助你在工作繁忙時,戒掉讓你發胖的飲食「壞習慣」。

1.朝九晚五型

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這個類型,大概早上6、7點起床、晚上12點左右睡覺。朝九晚五的人看似正常,其實正是最容易因為工作而忽略早餐、延遲晚餐的族群。

如果你也是屬於此類型的人,早餐需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蔬果類,建議可以喝一杯蔬果汁、一杯牛奶或豆漿,加一顆蛋(茶葉蛋或荷包蛋)。

澱粉部分可以選低升糖的粗纖維澱粉,如地瓜、糙米飯、全麥麵包或雜糧饅頭。此外,由於市售蔬果汁都太甜,纖維質含量也不多,建議大家早上不妨自己動手打果汁,還可以在裡面加一把堅果。有排便問題的人可以補充二匙含有豐富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午餐時,上班族多以便當或自助餐解決午餐,建議可以挑三種蔬菜搭配1或1.5份豆魚肉蛋類。豆魚肉蛋類請不要挑選油炸烹調的,而蔬菜以葉菜、木耳、香菇、竹筍、番茄來做更替變化

晚餐跟午餐的飲食原則雷同,同樣是挑三種蔬菜搭配一份豆魚肉蛋類。但因為晚上下班後可以放鬆心情好好品嘗食物,建議你有時可以換成火鍋。別驚訝,減肥還是可以吃火鍋!只要記得多煮些蔬菜、不要吃餃類、不要喝湯、調味料不加沙茶及辣椒醬(可換成生辣椒)等原則,火鍋一樣可以吃得美味又沒負擔。

2.歹命早起型

此類型是指早上3~5點起床,晚上9點左右睡覺的人。這個族群的人看似歹命,其實是最健康、最符合人體器官運作與休息的作息型態。早起型的人請在起床2個小時內進食,之後每餐各間隔約4~6小時即可。

同樣的,睡前三小時請勿再吃東西,這樣才能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也不會因為鹽分代謝不佳而造成隔天臉部水腫

3.夜貓族型

早上睡覺,中午前後才起床的人是典型夜貓族。這個類型的人常會因為剛起床沒胃口,拖到下午3、4點以後才吃第一餐,而且一進食有可能就是又油又膩的便當。

建議夜貓族的朋友,請在起床後先吃顆茶葉蛋或喝杯豆漿,即便是少量的進食也可以讓身體甦醒過來。之後兩餐請各間隔約4~6小時,同時注意不要吃太油膩

4.需要輪班的不規則型

這類型的人因為工作關係需要輪班,有時是正常班,所以是早晨6、7點起床,小夜班時可能是中午吃第一餐,輪到大夜班時又變成夜貓子,不規則的工作時間搞得生活作息大亂!

紊亂的工作時間時在很難每天規律吃三餐,建議這類型的人,一樣當天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後兩餐同樣各間隔4~6小時。不過要提醒經常日夜顛倒的朋友們,不定時的生活作息可能造成免疫力失調、增加肝臟負擔,身體的代謝能力也會比較差,平時可補充維生素B群來提升代謝、照顧肝臟。

此外,還可以多喝檸檬水來改善酸性體質,有空時多多運動,如此才能增強免疫力,維持身體的健康

5.晚睡早起熬夜型

這是最難瘦的一群人,晚上熬夜很晚睡,不管工作還是上網、打電動或看連續劇,導致睡眠嚴重不足,很容易讓賀爾蒙分泌異常,如:瘦體素分泌減少及飢餓素分泌增加,不僅身體新陳代謝率下降,也降低身體能量消耗率。而且3C電子用品會發出大量輻射自由基侵襲身體,讓細胞慢性發炎,若在加上嘴饞想吃東西,高油高脂肪食物一下肚,這也是讓身型嚴重發胖的一大主因!

建議這類朋友,請開始好好愛自己。真的非不得已需要晚睡,請記得喝點綠茶,兒茶素多酚可以協助結合自由基並排除,若真的覺得肚子餓,請吃點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如:無糖豆漿、雞胸肉沙拉、水煮蛋等補充體力。要注意,千萬別吃泡麵!不但沒有營養還會攝取到過多的鹽分,反而會讓身體第二天更浮腫喔!

不過,想要吃得瘦,最好的減肥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三餐定時定量,你就能擁有健康且美好的體態。

(取材自《卡路里瘦身是場世紀大陷阱》,三采文化)

延伸閱讀 /

1.少吃這七種含糖食物,讓你從內到外變年輕!

2.5個飲食作息調整方法,學習10倍速

3.下午三點就想睡覺,該吃什麼點心好?大家都不自覺去拿的這些食物,千萬別碰!

圖片來源 / pixabay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