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賈伯斯的意志力與工作熱情,令人佩服

2012-01-10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在演講中,被聽眾問到他對蘋果前CEO賈伯斯(Steve Jobs)的看法。郭台銘說,賈伯斯的意志力以及對工作的熱情,是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據《遠見》雜誌報導,郭台銘表示,做出第一款iPhone時,「賈伯斯高興到當場跟我示範如何觸控、如何移動,」郭台銘到現在還保留那段錄影。「很多人說賈伯斯脾氣不好,但我跟他相處相當愉快,」郭台銘認為,大家對賈伯斯的批評,是來自他對工作的絕不妥協,「賈伯斯雖然嚴格,但他總是執著地告訴你,你一定可以做到,我總是接受挑戰,因為我相信這樣才會有進步。」因為對技術、品質的執著,才能成就精緻的商品。

此外,郭台銘也欣賞賈伯斯的工作熱情。賈伯斯2011年10月5日過世,但郭台銘8月26日還在深圳收到對iPhone 4S的修改要求,甚至到了9月底賈伯斯也還在工作,「他得癌症這麼多年、而且賺了這麼多錢,還是不放棄工作,並且主持自己的醫療會議,這樣的意志力和工作熱情,令人佩服。」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實測《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Ikigai 幫我把喜歡的事,變成有價值的工作力

2025-05-15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個工作多年的人,心裡大概都曾浮現過這些問題:「我現在做的,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嗎?」、「還有別的可能嗎?」、「我會一直這樣做下去嗎?」這些念頭,曾經在我心裡悄悄繞過幾次,卻總是因為忙碌或習慣而擱著。

直到最近,我透過了《打造職涯優勢地圖》裡的 Ikigai 練習模板,重新靜下來思考:如果把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經驗攤開來看,會是什麼模樣?我現在的工作輪廓,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延伸閱讀:覺得工作好累好厭世?4 個提問釐清職涯方向,幫你重新出發

Ikigai 不是解答,而是一種誠實看見自己的方式

Ikigai 是日文,意思是「活著的理由」。它不是職涯測驗,也不是心理分析,而是一套提問框架,用來找出一個人內在的動能與價值所在。這 4 個問題展開的,不是人生規劃,而是一份工作地圖的輪廓:
- 你熱愛什麼?
- 你擅長什麼?
- 世界需要什麼?
- 別人願意付錢給你做什麼?

這些問題組成 4 個圈,交集的地方,就是你工作與內在價值之間的共振點:一種做得來、做得好,也做得安心的狀態。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jpg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_lkigai模板
螢幕截圖

我用 Ikigai,整理出這些年工作的輪廓與價值

我的職涯是從雜誌編輯起步的,後來也做過報社與書籍出版的內容企劃,一轉眼也過了 20 年。這段時間看似穩定,其實也曾懷疑過:「我做的這些工作,有什麼是我特別擅長的?又有什麼,是我真的想一直做下去的?」

這次,我決定誠實地打開 Ikigai 模板,把答案一一寫出來:
我熱愛的事:
- 設計有主題的內容
- 將複雜觀點轉化為易懂文字

我擅長的事:
- 梳理資訊、統整架構
- 為不同對象轉譯訊息

世界需要的事:
- 更容易吸收的知識內容
- 幫助讀者釐清選擇、看清方向

別人願意付費的事:
- 專業內容的整合與應用
- 品牌溝通、出版與教學設計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_實測版.jpg
在 Ikigai 模板中,逐一寫下熱愛、擅長、世界需要的,以及能為我帶來收入的事,藉此梳理過往經驗。
螢幕截圖

這樣寫下來,我並沒有立刻得到結論,但開始看見:原來這些能力的交集,就是我一直在累積的價值。

當我卡住時,AI 分析師像一位溫柔的對話陪練者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搭配了一個 AI 分析師,不只支援 Ikigai 練習,也能幫助釐清許多職涯上的模糊處。我也嘗試輸入了幾個心裡的疑問:
「我不確定自己擅長什麼,有點卡住。」
「Ikigai 的交集區,想不出來。」
「如果我想轉換跑道,有什麼可能性?」

gpts截圖.jpg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AI 分析師
經理人

AI 的回覆不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我一步步回看經驗:
- 有哪些事讓你進入心流?
- 哪些事別人總說你做得特別好?
- 你覺得什麼事「做了不累,反而越做越有力氣」?

AI分析師_1.jpg
當我輸入「不確定自己擅長什麼,有點卡住」,職涯優勢地圖 AI 分析師引導我用Ikigai思考法,釐清擅長的項目。
螢幕截圖

這些問題,反而讓我開始慢慢把思緒釐清,也看見了自己過去做事的方式,原來有一些默默累積的優勢。

寫完所有圈圈後,我在交集處寫下這句話:
「內容行銷與知識設計工作者:能整合觀點與結構,幫助品牌說出價值,也幫助讀者看見方向的人。」

打造職涯優勢地圖_交集填寫.jpg
透過《打造職涯優勢地圖》 Ikigai 練習,讓我釐清每個交集區域,看見自己的職涯優勢。
螢幕截圖

這不是某個職稱,而是我對自己的重新定義,我不是只有編輯經驗,而是具備將內容、思考與溝通連結起來的能力。這份理解,不是要我重新成為誰,而是提醒我:過去走過的路,其實早已拼出了我能貢獻的樣子。

如果你也在問:我還能做什麼?也許可以從這裡開始

這段練習的過程,讓我發現,比起急著做決定,有時候更重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釐清。當你願意為自己留下一塊空白紙,也許就能畫出那張只屬於你的職涯地圖。

延伸閱讀:還在懷疑自己沒優點?那些讓你抓狂、抗拒的事,可能正是你的天賦

這份 Ikigai 練習,不會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讓你慢慢釐清:你在乎什麼、擅長什麼、真正想往哪裡去。搭配 AI 分析師的對話過程,也讓整個自我探索變得溫和不急躁。就像有個不帶評論的朋友,陪你一起理清思緒,看見那些曾經被忽略的能力與價值。

如果你也曾對工作方向感到迷惘,不妨從一張圖開始。像我一樣,用這份模板把經驗寫下來、把問題說出來,也許答案就藏在你早就擁有的那些經歷裡。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羅秀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