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stockfour via shutterstock

入職後才懊惱,公司一點都不尊重人?面試時,你就該留意的 2 個細節

2021-04-21 菲大的人資私房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去年中國某知名手機代工廠爆發員工集體離職事件,據報導是因為 3 位管理幹部在新員工報到、發放識別證時,把識別證丟在地上讓新進員工撿拾,進而引發大量員工集體離職,也被媒體大肆報導。這不是單一偶發事件或單純只是 3 位幹部的過失責任,之所以會引發集體離職,絕對是員工累積已久的怨氣趁機爆發而已。

國外品牌代工的製造業公司都知道品牌客戶的「驗廠」,此案例是驗廠的人資人權範圍,肯定會引起品牌客戶的強力稽核並要求改善。

多年前,我在東南亞一家近萬名員工的鞋廠擔任人資主管,某次品牌客戶年度驗廠時,一位中國籍生產幹部大聲指責、辱罵當地籍員工,沒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設備,剛好被稽核員聽到,稽核員只看了我一眼,我當場臉都綠了……

事後總經理震怒,要開除該名中國籍生產幹部,生產部協理、經理連坐記過處分,但客戶稽核員不同意這樣的處理,說這絕不只是該名幹部的問題而已,公司應該有很多幹部都有類似的不當管理,最後是人資部門召開所有 100 多位外籍人員的檢討會議,該名幹部上台做懇切地自我檢討報告(還要錄影傳給稽核員),總經理向所有外籍人員重申不當管理的禁令,客戶稽核員才同意。

延伸閱讀:縮減人事成本,誰說只有裁員一途?人力規畫的反思

因為有品牌客戶的驗廠稽核要求,做不好會影響訂單,這些代工企業不得不做好人資人權的相關管理,但品牌客戶的要求不就是要遵守當地勞動法令、不能有不當管理、確保工作環境安全等等,即使沒客戶要求,這些也都是公司該要做到的基本責任,不是嗎?要做好這些固然會增加些成本,但久而久之也自然將內化成公司好的管理文化。

給企業的忠告:員工除了賺取薪資、報酬外,還需要「被尊重」

這裡說的「尊重」不是討好員工,而是在使公司正常運作的前提下,能以「同理心」思維尊重員工。很多公司說以人為本、人力資本,但真的有把員工當作公司的寶貴資產嗎?除了辦很多教育訓練、提供優渥薪資福利外,還必須讓員工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特別是最基層的員工。

已在公司工作的人,自然知道這家公司是不是尊重員工,即使老闆和主管不尊重員工,為了飯碗也只好勉強做下去,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或忍無可忍了,立馬辭職閃人。但還沒進入公司前,要如何知道這家公司是不是尊重員工的好公司呢?其實能從「招募面試」和「新人報到」看出端倪

招募面試時如何做到尊重?

很多人資夥伴都有一些對求職者的負面經歷,反觀很多求職者也有面試不愉快的經驗。對於負責招募的人資夥伴們,我都會問:當初你來這家公司應徵時,有哪些不好的感受,你就不要讓那些感受延續下去! 然而那些讓求職者有不好感受的公司,通常是「不尊重求職者而不自知」。

以下舉幾個實際狀況說明:

  • 到底是「人求事」還「事求人」?這決定了招募過程的態度和行為。相信沒幾人認為招募很容易吧,人難找又天天被各部門主管追著跑,是公司部門需要人才有招募,所以當然是「事求人」囉,既然是「事求人」就該把求職者當作是客戶一樣,好生伺候款待才是!

  • 常用「要誘拐好人選來面試」來提醒招募的人資夥伴,因為沒面試就不可能找到人。公司在挑選求職者時,求職者也在挑選公司,好不容易從上百封履歷中挑到合適人選,就要想盡辦法讓人選來面試,要用業務行銷的思維和方法,誘拐人選來面試(但不是欺騙)。

  • 好不容易把好人選「誘拐」來面試,求職者對面試也有很大的期待,如果面試的安排做不好,就會前功盡棄;求職者不會說出在面試時有不好的感受,而是選擇拒絕錄用,有的甚至會上網說出面試時的負面感受。會讓求職者覺得不受尊重的情況包括:冷漠對待、面試場地吵雜、沒水喝、等待時間太久、測驗 / 面試時間過長、面試官沒事先看過履歷、態度高傲等等。

新人報到時如何做到尊重?

通過面試錄取,招募作業只完成一半,還要擔心錄取者會不會變卦不來;即便新人有報到上班,沒多久就跑了,有些部門主管還會怪罪人資,人資心裡無奈的 OS:「人是部門主管面試決定錄取的,也是分配到部門工作,最該檢討的是部門主管吧!」

站在人資的角度,我常跟人資夥伴們說:新人報到上班 1 個月,甚至是試用期 3 個月內,都算是人資的職責範圍。 談談新人報到的幾個階段:

  • 錄取報到通知要清楚明瞭,報到上班日、薪資、報到應攜帶的資料及其它注意事項,要用 Email、Line、簡訊或書面通知,並在報到日前幾天給予主動關心,展現出公司對新人報到上班的殷殷期待,這樣也能提前知道相關狀況。

  • 要事先確認新人報到的相關準備工作是否已妥當,包括:工作位置安排、所需物品準備、公司環境介紹、新人教育訓練等等。實務上常看到一些新人報到的狀況,如報到時主管才知道有新人來,臨時找個位置給新人,辦公所需的電腦也沒事先準備好等等…… 新人會不會確定來報到上班,不是沒事先準備妥善的理由和藉口,要讓新人在報到第一天就能感受到公司和部門是熱切期待,已準備好他的加入。

  • 有些主管會對新人說:「不懂的可以問」,等新人做沒幾天跑了,才抱怨新人都不會主動問。新人初到公司人生地不熟,不瞭解的地方太多了,即使連吃午餐這麼簡單的事,也會摸不著頭緒,就算想問,也要知道能問誰吧!部門主管如果太忙,就該指定一位資深同事負責招呼新人,人資也該主動關心新人,畢竟新人認識的第一個人是人資。

  • 新人報到的前 1~3 個月,是離職第一個高峰,通常新人對公司規定和工作會有些疑問,但未必會主動提出,因此部門主管和人資該經常主動關心、適時詢問,並給予指導解答。

招募面試和新人報到只是公司作業的開端,一句話、一杯水、一個動作,從這些小細節就能知道這家公司是如何對待員工。公司從老闆、各級主管到人資,應該要能以「同理心」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的溫度,這樣的職場氛圍會感染所有的員工,工作士氣和效率也會提高,勞資溝通才會平和順利,爭議必然會減少很多很多

(本文出自菲大的人資私房話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