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賀大新 攝影

走過聲量漲跌,理科太太談 KOL 生存心法:面對負評,先問自己 3 件事

2021-11-30 採訪·撰文 邵蓓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講直白一點,如果要單靠流量和業配生存,我晚上會睡不安穩,」理科太太表示。

本名陳映彤(Evelyn)的理科太太,醫學工程工程師,2018 年創立 YouTuber 頻道,原本想和親友分享生活中的科學常識、科學知識釋疑,把這些資訊拍成影片上傳,沒想到大受歡迎,第 8 支影片就破 10 萬訂閱,是台灣最快達到百萬訂閱的知識型 YouTuber。

大家都羨慕網紅、KOL、YouTuber 人前風光,拍拍影片、聊聊天就可以賺到高知名度、高關注,或廠商送不完的贈品或業配,然而理科太太從一開始就很明白,YouTuber 只是她的 side project(副業)。

延伸閱讀:一個月就殺進排行榜第一!機師變 Podcast 主持人,《股癌》謝孟恭紅什麼?

「流量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能控制的只有影片品質,我只希望 10 年後再回來看,會不會覺得自己有用心做。」她表示,有時候一支影片爆紅,她也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她覺得拍得不錯的,流量卻比較少。至於業配,就算一年 365 天,天天都有業配影片,但能做的量也就那麼多,她更想追求的是 scale up(規模化)。

有結婚就有離婚,沒什麼事情不可以講

「我一個星期在思考 YouTuber 的時間,大概只有 3 小時!」理科太太說,一開始只有她一個人做所有 Youtuber 工作,等到訂閱破 10 萬後開始請了經紀人和影片拍攝剪接人員,她就專心想題目和腳本,所以做 YouTube 的團隊就是 3 個人,大部分的時候她還是把主力放在自己創立的生醫公司上。

話雖如此,成名之後帶來的光環,訂閱人數的起伏、媒體對於私生活的關注,都遠高於她認為的僅僅是一個 side project。光是近期的離婚新聞,媒體至少報了 3、4 天。2019 年因為要照顧當時患有憂鬱症的另一半 John,理科太太向外界公開自己自律神經失調、開始接觸心理諮商並宣布停止更新影片也上了各大新聞。難道沒有適應上的問題?

「有結婚就會有離婚,這些生老病死的事,都是生活中會遇到的事,再正常不過。」她認為,這沒什麼好躲躲藏藏,她和 John 都是很理智的人、都愛孩子,兩個人還是以孩子的利益為優先,分開之後是兩個快樂的人,孩子有兩個快樂的爸媽比較重要。

至於訂閱人數、觀看人數的漲跌,「如果你要問,從爆紅到現在數字變少,老實說我沒有感覺,我覺得數字增加、減少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她表示,今年整體 YouTube 觀看下降 30%,不可能每位 YouTuber 都維持不墜的聲量。

她認為 YouTube 觀看下降不是困境,因為這是她的興趣,她反倒覺得自己的最大關卡,是很多 KOL 都會受外界批評影響,她卻無感。「我曾經無視過那些罵我的人,我不看也不管,開始諮商後,才慢慢了解,我可以不理會,但必須了解不看不管的原因。」

聽見負面評論,先問自己3個問題

她進一步解釋,所謂的網紅或 KOL,如果要不被外界影響,第一,自己心中要有一把非常清楚的尺,要一開始就把規則訂好,做影片時只要符合這個原則,那就沒有問題。

第二,釐清給你批評的人,跟你的關係是什麼?如果他們真的是跟自己親近的人,再考慮要不要聽進去對方的誇獎、建議。

第三,這些評論是惡意的人身攻擊,還是真的指教?她覺得用這3個層面來看,就不會落入「什麼都不聽」或「什麼都接收」兩種極端。

「所以我現在影片的 KPI 是,我這支影片,其他人看完之後,是不是都可以得到一兩個 take home message(收穫)。」理科太太說,如果單純想要娛樂的人可能會看不下去她的影片,她也覺得自己的粉絲多半是「覺得生活好像可以再往前一點點」的人。而她一開始創立頻道的初衷,就是用生活中的科學,讓生活過得更好,所以會談類似「剩菜不要冰冰箱」這類題目。

諮商之後,她發現自己沒那麼了解自己,但她也覺得一定也有人跟她一樣,所以頻道恢復更新之後,對談加入更多談情緒的內容。「我希望我可以幫助人,或者是從來賓跟我的對談聽到、看到一些自己,進而去想,原來自己會這樣想。」

只有一人訂閱和千萬人訂閱,都不該改變你的經營初衷

身為所謂的知識型網紅,她覺得自己做的事,就是把複雜的文獻和概念翻譯成大家容易消化、簡單的觀念。她並不覺得一定要高學歷,或一定要念過相關科系才能講化學跟物理,當然功課還是要做,資料要查證,只是在簡單的知識傳播上,「就像媽媽也會教小孩,為什麼會下雨,難道我們不能用這種方式來看待科學的傳播嗎?」

理科太太也想澄清,自己之前的影片並沒有像媒體講的錯誤百出,偶爾會出錯,但發現錯就改過來,「科學要進步,就是一個一個的磚頭疊上去,就連 paper(論文)都會有錯,錯了就改,改了才可以往前走。」

她也希望所有在做 YouTuber 的人都能有個觀念,不要為了訂閱要到多少人而感到壓力,有多少的追蹤者,跟做的事情要切開來看,只有一個追蹤者的知識型網紅,也有責任要把事情做對。

她表示,如果保持初衷,只有一個訂閱者,跟有一千萬個訂閱者,想的事情都應該是一樣的:盡你可能的把知識做得正確,如果有錯的話,回頭更正,有這個心態,才能走長遠。

對於有心想當 YouTuber 的人,理科太太建議,投入之前先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如果重複性太高、已經有人在做這類內容,你還想繼續做嗎?如果只是做興趣無所謂,但是如果要把它當飯吃,應該更負責任地想,你賺錢的方式是什麼?「老實說,流量的錢非常少,況且流量你不能控制,這是最可怕的。我會建議,如果你有正職,可以先當 side project 來做,做到一定程度再考慮要不要轉正。人生很長,有很多事可以做,不一定要做 YouTuber。」

延伸閱讀:從殺魚工變年薪百萬 KOL!李洛克的個人獲利學:4 個觀念扭轉我的人生

想當YouTuber前,先思考這3件事:

  1. 問自己:為什麼要做YouTuber?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工作可以做,為什麼YouTuber是你的首選?
  2. 這份工作有辦法負擔你生活所需的支出嗎?
  3. 現在頻道內容如此競爭,你為什麼覺得,你做的別人想看?你跟別人的不同點在哪?為什麼這個世界上還需要你這個頻道?

快到【經理人 Podcast】聽更多理科太太專訪:

理科太太_陳映彤_2021-11-16_賀大新攝影_7031_Lr
理科太太在 Podcast 節目中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分享 YouTube 經營心法。
賀大新 攝影

馬上追蹤【經理人 Podcast】 每周一、周四,節目更新。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GRAVITY

從GOLF MONSTERS出發,GRAVITY打造沉浸式娛樂體驗空間

2025-08-07 經理人XGOLF MONSTERS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讓經典遊戲IP《RO仙境傳說》不再只限於螢幕,GRAVITY集團選擇推出沉浸式實體空間「GOLF MONSTERS」,重新定義娛樂與生活的邊界!走進台北嶄新的沉浸式娛樂空間,一邊是鮮明可愛的《RO仙境傳說》角色牆,一邊則傳來揮桿擊球的清脆聲響,這裡是GRAVITY集團新推出的實體旗艦空間——GOLF MONSTERS。

這是一間結合高爾夫運動、親子互動與社交娛樂的沉浸式場域,更是GRAVITY從遊戲開發商蛻變為「全方位娛樂生活品牌」的重要起點。

遊戲不只是遊戲,是生活的延伸

期望為現代人打造能夠陪伴生活、傳遞歡笑的體驗,GRAVITY集團以《RO仙境傳說》為核心,全面推進IP多元化,打造虛實整合的娛樂生活宇宙。這一場從虛擬延伸到日常的轉型旅程,首發作品便是「GOLF MONSTERS」。不同於一般的IP授權展覽或是舉辦快閃活動,GRAVITY選擇以實體空間深耕經營,並從最重視的台灣市場出發,展望亞太地區。

高爾夫運動為何會成為GRAVITY集團的起手式?「觀察到歐美、日本、韓國這幾年來高爾夫球風潮明顯年輕化、家庭化,甚至成為許多人社群打卡的新時尚。我們就是觀察到這個趨勢,所以希望用更生活化的語言與玩家重新建立連結。」GRAVITY理事金珍煥笑說。

GRAVITY
GRAVITY

他還補充道,這項選擇背後深藏著一份對跨世代陪伴的理解——有許多20多年前的RO玩家,如今紛紛成家立業,與其讓遊戲停留在過往青春回憶,不如讓它走進玩家們的生活日常,陪伴孩子一同成長、玩樂,甚至成為三代共遊的娛樂媒介。

三位一體的空間設計:健康、親子、社交

與其說「GOLF MONSTERS」是一間高爾夫球運動場,不如說它是一個兼顧運動與情感交流的生活場域。整體設計訴求的是「健康娛樂、親子共玩、社交互動」,不僅吸引家庭族群,還能提供空間給企業舉辦活動、高爾夫品牌聯名與KOL實體互動的機會。金珍煥觀察,相較於其他室內高爾夫場的時段規劃及產品供應,GRAVITY的場域從白天到夜晚皆維持親子友善氛圍,無論老中青,全齡都能輕鬆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設施還具備跨國虛擬連線功能,能與韓國、日本、美國等地的玩家們展開同場競技,「大家可以同步進入同一張高爾夫地圖,一起開球、比賽,彷彿就身在國際賽事的現場。」金珍煥難掩自豪地說。

而之所以選擇台灣作為集團拓點首發站,金珍煥表示:「最主要是台灣市場對《RO》的熱情與黏著度,遠高於我們韓國本土。」也因為這些年在地耕耘的豐碩成果,讓GRAVITY深信台灣是推動虛實整合娛樂的最佳據點。如今,除了插旗台北外,GRAVITY也已著手評估在高雄等地開設直營或加盟據點的可能性。展望未來,東南亞市場更是GRAVITY下一階段的重要戰略,他說:「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我們都還在評估。希望從台灣出發,打造出一個深具亞洲文化的娛樂生活品牌。」

讓RO成為生活風格的代名詞

除了實體空間的拓展,「RO仙境傳說」也正在推動IP生活化工程。GRAVITY集團也與蝦皮、MOMO等平台開展新合作,並積極洽談餐飲、旅宿、服飾等異業聯名,一步步讓RO真正走入日常用品與潮流風格之中。

GRAVITY
GRAVITY

「我們在思考,RO是不是可以變成一種生活風格?一種讓你吃飯、旅行、運動,甚至購物時都能感受到快樂的方式。」金珍煥的語氣裡滿是期待。他也進一步透露,未來集團甚至有可能規劃推出小型主題樂園或主題館,以更多元形式貼近玩家的日常,讓這個陪伴玩家20年的虛擬角色群,能以更豐富的樣貌及姿態進入你我生活的真實世界。「因為看重與玩家長久的情感連結,我們希望他們的人生下一站,也能帶著RO一起向前走。」

在快速更迭的娛樂浪潮間,GRAVITY集團選擇用「生活實踐」重新定義遊戲與娛樂的價值。從經典《RO仙境傳說》的線上世界出發,穿越二十年的時空,走入真實空間、跨進家庭生活——他們的下一場冒險,才正要展開。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