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所有難題,不只有一種解法!培養「多模型思維」,決策更靈活、縝密

2022-02-09 整理.撰文 劉燿瑜

在 COVID-19 疫情肆虐前,有種病菌每年導致全球超過 70 萬人死亡,且預估到了 2050 年,該病菌一年的致死人數上看千萬,屆時就連 COVID-19(截至今年 1 月初,COVID-19 全球死亡人數累積超過 500 萬)都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該病菌稱為「超級細菌」,在 2014 年由英國政府與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合作的公衛研究團隊所發現,指的是對 3 種以上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即使是輕微感染,患者也可能因無藥可醫而死。

延伸閱讀:大腦太累,會讓人做錯決定!心理學家:2 步驟自我鍛鍊,維持高能量

不過 2020 年初,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巴茲萊(Regina Barzilay)與柯林斯(James Collins)找到有效對抗超級細菌的全新抗生素「halicin」,化解了超級細菌帶來的致命威脅。

兩人之所以能從世界上數億種化合物中發現 halicin,關鍵在於他們放棄傳統藥物研發的思維:尋找與現有藥物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將其套入實驗,看是否能對抗新病菌。兩人改採資料科學思維:先訓練演算法模擬何種分子結構能對抗超級細菌,再回頭尋找世上有沒有與之相符的化合物。

人腦比機器聰明之處:懂得靈活運用不同框架

當我們採用不同領域的思考方式(以上述例子來說:是醫藥的或是資料科學的框架),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進而影響我們採取什麼行動。《造局者》將這個理解的過程,稱為建立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選擇用什麼心智模型來看待問題。

瑞士智庫哥利布杜威勒研究所(Gottlieb Duttweiler Institute)主任卡琳.弗里克(Karin Frick)認為,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日益蓬勃的未來,掌握思考框架的技巧,愈加重要。她指出儘管演算法能將大量且不同層面的資料納入考量,好降低主觀偏見及人為誤差,得到更客觀、準確的結果,但人工智慧只能在被建立的框架中,辨明為達成某項目標,哪項行動方案最好,無法判斷該目標設定是否正確,及達成該目標背後的價值為何,「這些是我們不希望委託給機器的事情。」她在《全球商學院必修決策思維術(全圖解)》一書中如此說道。

在特定思考框架之下,人腦的速度或許比不上機器,但能夠靈活選擇該用什麼思考框架來處理問題,卻是人類勝於機器的地方。《造局者》將之稱為人類獨有的認知自由(cognitive freedom)能力,就像巴茲萊與柯林斯雖透過演算法掃描數億種化合物,最後才找到符合需求的新抗生素,但追根究柢是他們一開始選擇不同的思考框架,才能為演算法提供運算路徑。

多面向剖析同一問題,決策更縝密

要怎麼樣才能運用不同思考框架解決問題?《多模型思維》作者裴吉(Scott E. Page)建議,首先要放棄一個問題只有一種解法的傳統思維,像是求學時,老師會教你哪道數學題目該套哪種公式解決。裴吉認為,一個問題應套入多種思考框架,對事件的認識才會更全面,因為不同框架蘊含的洞見不同,推導出的因果邏輯也會有差。且經過交叉檢驗後,我們也才更能知道哪項框架,是眼前問題的最佳解法。

延伸閱讀:70%工作不再有SOP可循!想在職場脫穎而出?先學會怎麼解決陌生問題

裴吉也同時點出,應用多模型思維的關鍵,在於決策者腦中有沒有夠多的思考框架適合套入眼前情境檢驗,意即決策者本身的框架庫夠不夠充實,將影響多模型思維的效果。因此本次企畫從邏輯推理、創意發想、市場分析、進度管理、權衡得失以及預測未來等 6 大應用情境中,整理出 42 種思考框架,幫助讀者累積不同思考框架,加以活用。

按6大問題屬性,選擇合適框架
經理人
繼續閱讀 思考術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