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Mk2010 via wikipedia

台灣家樂福出售卡關,統一為何遲遲未出手?2 跡象暗示聘金開價過高

2022-05-30 經濟日報 陳柔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家樂福(Carrefour)出售案持續卡關,市場人士推測,癥結在台灣家樂福開價太高,而這有跡可循:

一、目前傳出國內最大私募基金「達勝集團(KHL)」要突破僵局,出面整合統一集團等各方人馬資金
二、家樂福出售案非「統一家務事」、回歸價高者得。

延伸閱讀:企業合併、收購、分割、入股,差在哪?搞懂併購 6 類型優缺點

今年初外電指出,投資銀行大摩對台灣家樂福售價預估約落在 19 億美元、約新台幣 542 億元,翻開統一集團中統一(1216)、統一超財報,光是兩家公司第一季帳上現金就分別有 821 億元、 445 億元,更何況旗下還有大統益(1232)、統懋(2434)、太子 建設(2511)、統一證(2855)、德記(5902)等相關企業, 542 億元憑集團之力就可拿下;但這些相關企業都要強大現金流支撐,若台灣家樂福開價太高,就沒辦法。

目前市場傳出,達勝集團董事長郭冠群將整合統一、萬海(2615)、中嘉、宏泰(1612)和玉山(2884)等資金,共同參與台灣家樂福的競標案。專家說,多方人馬共同成立新公司,或統一集團進行私募;以郭冠群的風格,前者可能性較高。

市場人士認為,台灣家樂福為國內第二大量販業者,屬稀缺標的、目前競爭者眾有遠東新(1402)集團、凱雷、momo富邦媒(8454)、國泰(2882)集團等,又藉由併購頂好墊高價值,售價應不只 542 億元。

延伸閱讀:經理人何時該考慮併購?專家黃日燦:先釐清 2 件事

更重要的線索在,即使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不斷強調併家樂福是「家務事」,因創辦人高清愿卅年前亟力引進家樂福,由於當時台灣沒有法國投資企業,為令創辦家樂福的哈利家族放心,高清愿讓法方擔任台灣家樂福大股東,並說如果之後法資有意退出台灣,統一會負責承接股份,但現在家樂福已是歐洲上市公司、股東結構去家族化,這也從遠東新董事長徐旭東的談話現出端倪:「法商家樂福沒說併購是家務事,要看誰價錢出的高。」

併購專家表示,股權買回必須回歸最初股東協議,當時有沒有「附買回條款」,令原股東能在次序或價格取得優勢,若沒有,也只是兩位創辦人的君子之約。

羅智先對家樂福併購案最新看法為:「合作版本不斷變更,未達共識。」顯示統一團隊積極尋求各種方法與台灣家樂福合作,這次統一與達勝集團以及一票現金滿手的非同業合作,專家指出,萬海、中嘉、宏泰和玉山只是相中此案的投資價值,統一集團有零售龍頭統一超(2912)經驗,在經營上有絕對主導權。

延伸閱讀/
統一超買家樂福 還沒談攏
買家樂福卡關?統一羅智先:雙方迄今未有共識

(本文出自 經濟日報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