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商務溝通
feature picture
pexels

對手愈低聲下氣,你愈該提防!《孫子兵法》教你拆穿談判桌上的陷阱

2022-08-12 整理.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小明是一位廣告代理商的業務,他在跟 T 建設公司合作時,經常發生宣傳冊子等印刷品要送印了,T 公司才打電話來要求大幅度修改。即使屢次與客戶溝通,情況依舊沒改善,小明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孫子兵法》〈兵勢篇〉指出,「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意思是說,聲音不過宮商角徵羽,但加以組合後,變化無窮。《職場孫子兵法》將其用在溝通場景,同樣一句話,雙方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必須從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聽見真正的聲音。

小明與負責人詳談後了解,對於建設公司來說,反覆修改設計圖是家常便飯。因此,他決定換一個說法,比喻印刷為竣工、打樣等於裝修完畢。客戶如果想修改,必須在設計階段讓主管過目,因為一旦打樣,等於已經施工完畢,沒辦法打掉重蓋。果然,彼此標準統一之後,便不再發生不合理修改的事情。

延伸閱讀:你是公司的「小螺絲」還是「頂梁柱」?一個思維差異,決定你的價值

先傾聽對手,再擬定溝通策略

孫子說,「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孫子今註今譯》解釋,不知道各諸侯國的政治意圖,就不能決定自己的外交方針,不能預結外援。換句話說,溝通必須先瞭解溝通的對象,才能決定自己要怎麼說。

接著,《孫子兵法》〈九地篇〉提及,「為兵之事,在于佯順敵之意。」 意思是說,我們要打敵人,又找不到他的破綻,就先把自己隱藏起來,敵人要做什麼,都順著他,讓他得志,讓他鬆懈,然後打他。日本的落語家(近似相聲、說故事的人或脫口秀演員),在剛出道的初級階段,說話都像子彈一樣,好似講話要有說服力,就必須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但能成名的落語家,都懂得說完一個段子之後,先停下來看看聽眾的反應,再決定之後的話題,順著聽眾,更容易博得滿堂彩。

舉例來說,業務在推銷新車,如果聽見客戶說「我家的車還能開」,馬上就回覆「現在是換車的好時機!」反而容易引起防衛心理;反之,先接著對方的意思說「現在的車開起來應該很順手」,客人感覺你同理他,便可能說出來看車的真正理由,「某個功能很舊了……」此時,業務再順勢介紹適合的車款,更容易成交。

強調對方關心的利益,促成決策

掌握對方意圖之後,不要急著說服,先想清楚要講什麼。《職場孫子兵法》解釋 「并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意思是集中火力攻其一點,才能產生奇效。

舉例來說,一些新手業務,可能認為要把一個產品的優缺點講明白,才是對客戶負責。但是,過於鉅細靡遺會模糊焦點,讓他困惑,無法決定要不要買。所以,專業人士在提供建議時「不提供多餘資訊」,最好一次講一件事,對方更好下決定。

除此之外,孫子提醒,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想要對方照著你的話去做,就得「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意思是不要告訴他們有多危險,只提報酬有多大。雖然商業世界跟帶兵打仗不一樣,要講求倫理道德,不能為了成交騙人。不過,有些資訊對消費者來說,只是困擾;講出對方在乎的利益,更容易說服他。

213-079.jpg
經理人

不在對方擅長的領域競爭

商業談判也是一種溝通,只不過主導權更重要,要盡可能將對手引導至自己充分準備的領域。同時,要避開對方的強項,不讓對方取得發球權。《弘兼憲史教你活用孫子兵法》舉例,向客戶提案時,如果知道競爭對手的價格較低,就不能硬拚價格,而要讓客戶了解到自己的價值。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這正是《孫子兵法》〈虛實篇〉的重點,就是「能虛實彼己也」,我有虛有實,敵人也有虛有實。作戰想以我之實,擊敵之虛,就要調動敵人,讓他化實為虛。而所謂「致人」就是讓敵人來;「致於人」是到敵人那兒去。善戰者,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

看見對手低姿態,愈要小心戒備

進入談判局面時,更要留意對方的言行舉止。《社長的孫子兵法》提及,在商業上,如果敵方主管說:「對於貴公司,實在望塵莫及。我們根本稱不上是對手。」就要小心了,孫子提醒 「辭卑而備者,進也」。

《孫子今註今譯》解釋,敵人使者來,言詞謙卑。我們派斥侯去偵查,發現敵國正加緊戰備。換句話說,對手採取與事實不符的低姿態,目的只是要降低我們的防備心,背地裡可能正積極謀畫下一步要做什麼。

反之,如果對手一再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故意刁難,便可能是「辭強而進驅者,退也。」指來使措詞激烈,擺出前進架勢,其實是色厲內荏,要跑了。而在談判桌上,可能目的不是為了成交,而是要拖延時間。

討論具體數字,表示談判成形

「輕車先出其側者,陣也」

在古代,戰車數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以當輕車出來、定好位,插上旗,各個部隊在自己旗下集結,表示準備開戰。根據《孫子兵法商學院》作者田口佳史的理解,戰車是具體的數值計算。當對方開始討論數字時,才代表認真想要討論合作事宜,在數字尚未出現之前,都只是彼此試探。

相反的,如果對手不斷丟出數字,很可能是對手急了!《孫子兵法》〈行軍篇〉指出,「奔走而陳兵者,期也。」意思是,敵軍展開兵力,期待交戰。田口解釋,在談判桌上,如果對手一直提出詳細數據佐證自己的提議,並依此不斷丟出提案,正表示對方想要解決問題,也有可能是對手公司急著想完成交易。

未逼迫就妥協,小心有陷阱

《社長的孫子兵法》提醒,以下2種情況,對手可能有陰謀。第一是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指沒有實質性的謀約就請和的,一定是有陰謀。在商業談判中,我方還沒有開始追問、逼迫,對方就馬上提出妥協方案。這時候就要小心,這個妥協方案中,可能會存在陷阱。

第二是「半進半退者,誘也。」半進半退,就是進退不一,有的進,有的退,隊形雜亂不整,那就是引誘我們前進。他進,怕我們跑了;退,又怕我們不追。談判中,對方一下同意,一下卻又反悔。一再反覆進退,故意表現出只差一點點就能成交的感覺,讓我方焦慮不安,進而提出折衷方案。

延伸閱讀:開頭5分鐘沒重點,張忠謀會撕掉你的報告!從台積電的報告方法學效率

最後,《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提醒,「以正合,以奇勝」是孫子兵法裡被誤讀最多的一句話。最大的誤讀,就是以奇勝的「奇」,不念「其」,念「機」,是數學詞彙,奇數、偶數的奇,指的是正策以外,多餘的招數。正奇是有先後概念的,孫子不是要你一開始就出奇制勝,而是留牌在手,看狀況一一打出。

比如談判中靠關係、有力人士疏通,就屬於奇招,是王牌,所以不能一開始就打出,而是要先循常規管道,必要時才跟主管報告,讓主管對一些奇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13-080.jpg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