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 高季芃

員工對考績、主管不滿,HR 有辦法解決嗎?威盛電子的 EAP 實戰:分三級介入、預防問題


「一年中有 2 個月我特別忙。6 月打考績、7 月比較忙。再來是 1 月發獎金,看完後有些人覺得不滿意,我們會稍微跟他講一下 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很有趣。」威盛電子人力資源處經理鍾佩芳笑著說。
2004 年,鍾佩芳剛來威盛,當時員工都不知道為何公司要聘雇一位諮商心理師。在鍾佩芳積極導入員工協助方案(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過程中,慢慢改變員工對心理諮商的態度,從一開始只願意吐露私事、避談公事,到現在對考績、獎金不滿,或遇到各樣工作壓力時,都會主動找鍾佩芳面談。她不只負責人事,更是將 EAP 導入威盛的重要推手,透過執行 EAP,組織會共同處理員工面臨的窘境。
外部諮商僅解決心理壓力,無法改善組織內部的壓力源
什麼是 EAP?企業導入 EAP 為何能解決員工的情緒或工作困擾?
簡單來說, EAP 是一套整合諮商與諮詢方案,不僅是心理諮商,也提供法律、財務、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諮詢與教育訓練,幫助組織解決可能影響生產力的相關議題。
過往許多企業會將 EAP 透過顧問公司外包,但這種情況最終會演變成個人的心理諮商,僅能提供個人增強韌性、因應困境能力等建議,無法根本上解決來自組織的問題和壓力源,員工甚至可能在諮商後決定離職。
相較之下,內部提供的 EAP 可以更完整的支持員工。例如員工反映工作內容太單調,人資可以與主管討論讓工作更豐富多元,甚至進一步從制度面調整,若問題無法改善,則可以轉介招募組,依照員工的工作職能和興趣討論內調的可能。
威盛執行的 EAP,是結合職場健康心理學(OHP,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概念,從預防角度進行三級介入策略。一級是管理員工的壓力源,協助他找出來自組織與工作的壓力;二級著重主管或員工訓練。
例如主管沒有察覺員工最近遇到問題,會和主管面談,引導他回想員工和一周前、一個月前有哪些不同,進而培養主管的敏銳度;或是員工的職業倦怠,來自自身情緒控管不佳,便會提供他外部課程資訊,和他討論、出作業,幫助他建立好的習慣。第三級,才是將出現健康問題的員工轉介專業機構。這和過去的步驟完全相反,可以避免直接轉介的資源浪費。
讓員工相信心理諮商有用,提出問題不會被特別對待
內置 EAP 可以即時處理員工問題、提升組織認同、降低離職率,但 執行上最不容易的,是建立和組織、員工之間的信任關係,相信諮商能解決問題,也不會因為諮商時提出的內部問題被主管盯上。
剛到威盛的前 3 年,鍾佩芳運用過去在醫院的經驗,幾乎每個月舉辦親子、婚姻、愛情、婆媳關係等主題課程,透過課後問卷找到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會跟老師套好,反正他講什麼主題都 ok,最後要 promote 一下諮商。跟員工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問題,都需要一個心理導師,只要有專業管道都很好。」
鍾佩芳也提到, 諮商結束前,她一定會和員工詢問「哪些內容可以講、哪些不能講」,建立員工的信任感,組織也必須有默契,不要打探諮商員工的消息。
在威盛,只要發一封信預約,2、3 天內就可以與鍾佩芳進行諮商。也有不少主管發現員工遇到問題,會主動打電話轉介給她。「導入 EAP 必須考慮組織與工作的特性,即使員工壓力很大,我們幫你找出組織哪邊要改、主管哪邊要更進步。」導入 EAP 的企業,將組織與員工視為共同體,一起解決碰到的難題,讓彼此可以更好。
鍾佩芳 profile
擁有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衛理神學院道學碩士,及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學位。2004 年加入威盛電子,現任人力資源處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