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2022-10-19
整理.撰文 林庭安
整理.撰文 林庭安

xFrame
表現出色的員工,更容易職業倦怠?當心「能者多勞」害慘一手培養的人才
2022-10-19
整理.撰文
林庭安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手機、網路、電腦的發明,讓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接收訊息,但卻也造就人們無法與工作完全切割,下班後老闆、同事很容易透過 LINE、email 等通訊軟體請你處理公事。
《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指出,從手機到電腦,24 小時不下線成為新常態,下班並不代表工作的結束,進一步加劇職業倦怠。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Future Workplace 認為,有些企業甚至會獎勵工作時間長的員工,取代那些沒有承擔更多工作的員工,是職業倦怠的系統性問題。
能者多勞,一直都是組織為人詬病的地方。它不僅占用員工原本能完成複雜任務或創新的時間,還大量消耗員工恢復精力的休息時間,對員工健康、生產力產生危害。也就是說,永遠在線的工作模式未必高效,反而是造成員工無法休息、疲倦的主因。
除了制度問題,《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指出,對工作的高標準是導致職業倦怠的最大原因,尤其是工作表現出色的人,更容易陷入這種困境。因為主管總是會將任務優先交付給他,他也不會推卸責任,所以不管怎麼做,事情都不會減少,久而久之身體和心理都會感到疲倦。
《瘋狂忙碌拯救法》形容這群人,把事情做好,比同僚承擔更多職責、工作時間更長,也正是因為如此獲得拔擢。對這些人來說,沒有什麼事是小事,因為他什麼都要親力親為、追求卓越。不過,高度工作最多只能維持 6~10 年,最後人的身心將無法承受,體力、精神方面都到達極限,不只無法工作,甚至家庭也可能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