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台積電

就怕工程師待在台灣太舒服了⋯⋯台積電劉德音: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問題

2022-12-09 今周刊 劉煥彥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積電的美國鳳凰城新廠本周舉行進機典禮,邀來美國總統拜登露臉,台積更宣布大幅加碼投資額至 400 億美元,不僅讓市場矚目,也引發外界討論台灣半導體人才是否外流。據了解,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認為,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的問題,台積反而擔心年輕工程師在台灣過得太舒服,不敢踏出台灣到國外環境歷練。

延伸閱讀:台積電赴美!宣布 2026 導入 3 奈米、6 供應商助陣,為何一反過去低調態度?

台積 500 位工程師赴美,「但在台灣有 5 萬多位工程師」

根據與會人士轉述,劉德音 11 月 30 日在工商團體三三會主題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機會與挑戰」閉門演講中,回答現場會員代表提問時表示,台灣半導體不存在人才外流的問題。

「大家在報紙上看到,台積電派了 500 位工程師過去(鳳凰城的晶圓 21 廠),但我們在台灣有 5 萬多位工程師。」「台灣的人才就怕他不出去,在台灣太舒服了。台灣年輕人不敢出去,不像我們 70、80 年代一樣(大量出國深造),這才是台灣的問題。」

tsmc
台積電

「過去 20 年來,國內理工科系學生數量持續下滑」

在劉德音眼中,台灣半導體產業並非沒有人才問題。與會人士轉述,他在三三會演講中指出,台灣半導體業的挑戰,包括了人才短缺、地緣政治以及永續發展等。全球半導體人才嚴重缺乏,台灣直接面臨的挑戰更大,畢竟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

延伸閱讀:美國設廠遭質疑,台積電劉德音:只怕台灣人才不走出去!赴美真正的挑戰是⋯⋯

劉德音分析,為台灣造就現今半導體奇蹟的人才,大約出生在 1960~1980 年代,但過去 20 年來,國內理工科系學生數量持續下滑,甚至不及高峰期的 60%。「當然,快速的數位化是一種方式,但產官學研在人才的培育上,應該更加投入,人才的來源也應該更加流通、多元,吸引全世界的半導體人才來參加。」

tsmc2
台積電

其實,劉德音 10 月中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身分,在協會年會開幕致詞時就呼籲,美國及中國都大力培養或扶持在地研發及晶片生產,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合與消長已經是進行式。他認為,如果台灣想要維護我們最關鍵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國內產官學界在半導體的創新研發、育才、留才及智慧財產保護等領域的相關政策,「必須拿出更具體、更有建設性的措施」。

劉德音:中國從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產業,都大力支持本土業者

劉德音也提到,就外在環境而言,美中貿易衝突及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對所有行業都帶來更嚴峻挑戰,包括半導體產業。其次,中國政府近年來對本國半導體產業的推動從未停歇,包括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產業、以及人才、稅賦、資金、設備及內需市場上,都大力支持其本土業者。

美國政府則通過晶片科技法案,大力扶植在地研發與製造。

「期待台灣產官學界在半導體產業創新研發、育才、留才、智財權的保護等相關產業政策上,提出更具建設性的措施,以維護台灣最關鍵的半導體產業優勢。」

台積新人離職率連增 3 年,去年達 17.6%

國內半導體產業的人才荒居高不下,從熟手到基層技術人才都缺乏。根據 2021 年度的台積電永續報告書,台積電到職未滿一年的新人離職率已連續三年上升,2021 年增至 17.6%,高於 2018 年的 11%。

員工離職率
台積電

同期的整體離職率,也少連續 4 年增加,去年上升至 6.9%。

台積電對此在報告中說明,影響因素有二,「其一,近年來高科技產業快速成長,人才市場競爭激烈,流動加速;其次,民國 110 年招募量較前幾年顯著增加」。

延伸閱讀 /
業務副總浮報公款被開除,竟還告公司?以員工違反誠信廉潔規定開除,該注意哪些事
午休時間還要配合工作?「待命」算不算工作時間?上班族4權利:「這情況」老闆甚至該給加班費

(本文出自今周刊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