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xFrame

Meta、Twitter 都在裁!中階主管正被「消滅」中,為什麼?兩大關鍵因素

2023-05-03 編譯・撰文 Y Chen

夾心餅乾、同時承受上下層的壓力卻又進退兩難,是許多人對中階主管的印象,甚至有些中階主管也如此看待自己。然而,他們肩上的壓力逐漸增加:不少公司正「消滅」中層管理職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已大幅削減中階主管的位子,不少人又重回被管理者的角色。其執行長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就曾提到,不想讓管理者一層一層往下管,才管到真正執行的人。

顯然,佐克柏不認同組織架構是一連串層層疊疊的管理路徑。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接手推特(Twitter)後,已裁減了約 80% 的員工,也命令旗下的工程師主管,除了履行監督之責,還得重回「自己寫 code」的工作模式。

中階主管正被「消滅」中!為什麼?背後兩大關鍵因素

移除中階主管有助於組織走向扁平,聽起來是相當合理的做法,但我們也從市調公司蓋洛普(Gallup)的調查中發現,組織階層減少固然有好處,卻也存在著一些風險。

延伸閱讀:不用層層上報的扁平化組織,效率會變好?沒了中階主管,代價可能更高

為何這麼多組織,不再青睞階層化的架構?《商業內幕》分析,其中一個原因,是 層級愈少的公司,能愈快把產品送到客戶手中。面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無常的時代,這是一項優勢。而《財星》(Fortune)則指出,現在經濟狀況不穩定,尤其能在科技業看到各種撙節措施,剷除中階主管以省下人事成本,可說是一股風潮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彼得.卡普利(Peter Cappelli)就告訴《財星》:「(現在)投資者都相當樂於聽到企業宣布裁員。」然而,這麼做並不一定會帶來效率,而且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生產力必定會提升。沒有了主管的團隊成員,之所以短期看來效率倍增,其實只是因為他們身兼多職,最後事情可能做不完或做不好。

回到蓋洛普的發現,他們調查超過 50 萬個團隊,指出即使同間公司,團隊間的敬業度和參與度也存在不小落差。影響員工對工作觀感好壞的因素,相較於公司的動態、氛圍或高階主管,直屬主管才最關鍵。也就是說,當一間公司期待每位工作者,都能展現高度敬業,就不應該低估中階管理階層能發揮的影響力,他們才是直接和團隊接觸、理解第一線的最佳人員。

麥肯錫:裁掉中階主管省下費用,卻多了「心」問題

可惜,現實狀況就像管顧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寫道,中階主管有一半時間,都不是花在管理上,僅有不到 1/3 的心力可投入人才發展,自然無法發揮該職位應有的效果。當組織逐步削去這些主管,當下看來可能節省了不少費用,但隨後浮上來的,是更難解決的「人心」難題,像是同事間的糾紛、對工作上喪失熱情等等,導致好人才留不住,更別提企業表現能成長。

延伸閱讀:中階主管 5 堂課:如何讓主管信任你,部屬也信服你?「用力過猛」給我的慘痛啟示

因此,企業與其拔除中階管理層,不如重新定位他們的職責。麥肯錫建議,第一步是改變衡量中階主管價值的方式。這群管理者大多認為自己的價值所在,是策略相關工作、人員發展和管理,但往往組織更看重他們的「個人貢獻」,像是衝業績、拚營收成長等等。如此一來就會互相衝突,導致他們只好犧牲人才培育的時間、心力。

要是高層也認同,員工是公司重要的戰力,需要好好培養,那就不能忽視中階主管的重要角色。因此,建議企業對中階主管的職責期待,同步為培養人才、維繫團隊關係,使團隊得到更多支援、進而增加工作參與程度。

不只是轉變思維,組織也得有實際相應作為。一個做法是消除官僚主義、過多會議、審批不完的簽核表單。畢竟中階主管是夾雜在上下之間的角色,即使只是簡化某個流程,都可以替他們省下不少行政工作,把精力投在該貢獻的人才培養領域。

最後,麥肯錫指出,組織能輔以適當的激勵機制,讓中階主管花費時間、心力的作為,都能對應到具體獎賞,包括更多自主權、新的業務挑戰,還有獎金、分紅等等,有效強化他們與企業共同發展人才的動力。

資料來源 / Business InsiderFortuneMcKinsey & Company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