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建鈞

大砍 1/4 員工才找她救火!蘇姿丰臨危上任怎麼帶 AMD 翻 30 倍股價,市值還超越對手 intel?


黃仁勳旋風般訪台,在 Computex 展會上的發表,吸引了台灣人與世界媒體的目光,這股 AI 浪潮下 Nvidia 被加冕為王,2023 年迄今市值成長超過 170%,但黃仁勳或許要留心,同樣出身台南的 AMD 執行長蘇姿丰,已在謀圖摘下他的冠冕。
知名財經雜誌《富比士》指出,蘇姿丰擘畫了矽谷歷史上最大的反轉,讓瀕臨破滅的 AMD 轉死為生,不到 10 年內股價上漲 30 倍,站穩腳步後,如今蔚為話題的 AI 領域將是她謀求的下一個方向。
「展望未來 5 年,你會看到 AI 深入 AMD 每一款產品,它將成為最大的成長動能。」蘇姿丰表示。
AMD 一度瀕臨破敗,蘇姿丰如何挽救?
AMD 的誕生甚至比矽谷要早,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總部頂樓窗外,可以看見這間科技巨頭歷經的古往今來,外頭的 101 號高速公路前方,便是森尼韋爾的舊晶片廠,AMD 曾在這裡生產晶片,而宿敵 Intel 的辦公室也在舉目所及之處,現在這位死對頭的市值已被 AMD 超越。
但 2014 年蘇姿丰接手 AMD 時,這間科技公司正處於前所未有的低谷,距離崩潰或許只有一步之遙,當時他們解僱了約 4 分之 1 的員工,背負 22 億美元的債務,股價在 2 美元左右徘徊,前高管派翠克.摩爾黑德(Patrick Moorhead)形容這間公司已經死星高照。
那時 AMD 被分析師評論為沒有投資價值,曾經占下 4 分之 1 的伺服器晶片市場已山河盡失,甚至連準時推出產品都成了問題。回顧接棒的那一刻,蘇姿丰也坦承,「當時我們的技術沒有競爭力。」
根據《富比士》報導,蘇姿丰擔任 AMD 執行長的第二天,便在公司大會上向員工信心喊話,「我相信我們可以打造最好的產品!」她回憶當時的景象,「雖然你現在可能覺得很理所當然,但對當時的公司而言並非如此。」
這個口號是她帶領 AMD 重返榮耀的第一步, 蘇姿丰來到 AMD 訂下的計畫只辦三件事:打造傑出的產品、強化客戶信任、精簡公司。 她解釋,之所以是三件事是為了保持簡潔,「如果是 5 件或 10 件事,那就很難辦了。」
蘇姿丰帶領工程師重新專注在打造能擊敗 Intel 的晶片上,雖然沉潛期間 AMD 在伺服器晶片領域仍持續失去市場,但 2017 年 Zen 晶片架構推出時,他們的付出終於得到回報。蘇姿丰自豪地表示,Zen 的運算速度比 AMD 之前的產品快了 50% 以上,同時透過這一戰,他們讓業界知道 AMD 已經成功走出陰霾。
到了 2020 年發布的第三代 Zen 架構處理器,AMD 的產品已經是市場上的佼佼者,如今 Zen 架構成為了 AMD 所有處理器的基礎。
在策略上,蘇姿丰聚焦 Google 等科技巨頭,他們需要龐大的 CPU 滿足雲端業務爆發式成長的動能,而 AMD 正可以為他們提供燃料。Google 雲端執行長湯瑪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回憶,他剛加入時 AMD 還不是 Google 雲端生態的重要一部分,「他們現在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這都是蘇姿丰的功勞。」
而後續隨著 Intel 在晶片製造延誤、產能提昇緩慢、蘋果逐漸減少 Intel 晶片使用等事件陷入困境,給予 AMD 追趕競爭對手的機會,並在去年市值首度超越 Intel。
儘管 Intel 630 億美元的年營收,仍較 AMD 的 236 億美元高出許多,AMD 仍在快速攻佔 Intel 的市場,最新的調查指出,去年第四季 AMD 的 CPU 市占率達到 31%,外界也看好在資料中心市場上能從去年的 22% 在今年底成長至 30% 以上。
瞄準 AI 領域進攻,AMD 整合 AI 團隊再出發
而在 CPU 市場乘勢追擊之外,蘇姿丰也打算向科技界當前最火熱的 AI 領域進軍,而 Nvidia 可能會是他們將要面對的競爭對手。蘇姿丰有意加大研發與 Nvidia 的 H100 晶片競爭,她領導期間研發支出成長 4 倍 50 億美元,幾乎是剛上任時 AMD 的營收總數。
她也一直透過收購來抗衡 Nvidia,2022 年以 488 億美元收購的賽靈思,便成為了 AMD AI 團隊的核心。今年 5 月 AMD 便宣佈已經將多個 AI 團隊合併,由前賽靈思執行長 Victor Peng 負責領導,聲稱這個新團隊將負責 AI 軟硬體的各個面向。
但不光 Nvidia 可能是競爭對手,亞馬遜、Google 甚至 Meta 等 AMD 客戶都在研發 AI 晶片,不過蘇姿丰對此不擔心,她很清楚公司在尋求效率時會考慮自行打造硬體,但沒有 AMD 數十年的積累,最多只能做到一定程度,「我們的任何客戶都不太可能複製整個生態系統。」
最近的財報會議上,蘇姿丰便明確表示,AI 是 AMD 的首要目標。「我對我們在 AI 領域的機會感到非常興奮,這是我們首要策略目標。」蘇姿丰指出,他們正與客戶密切合作,並且合作過程讓他們對如何在市場取勝有更明確的了解,將盡快推出 AI 產品。
今年初登場的 PyTorch 2.0 機器學習框架,支援 AMD Instinct 及 Radeon GPU,也被認為給予了他們追逐 Nvidia、開發自家 AI 軟體的機會。
不過,蘇姿丰對 AMD 的企圖不只有 AI,想讓 AMD 成為歷久不衰的公司還有更多任務的達成,「我認為 AMD 還有下一個階段,我們已經證明 AMD 是間好公司,接下來再次證明 AMD 很優秀、能夠為世界留下悠久的貢獻,對我來說都是有趣的挑戰。」
資料來源:Forbes、The Stack、NextPlatform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