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Aaron Huang、James Huang
 
                        尋找下一座護國神山!台灣 AI 大賞,帶你認識影響未來的 12 家新創企業
 分享
                
                分享
                
                
                                     
            
                        
            你的 AI 時刻是什麼時候?是 YouTube、Netflix 或電商平台神奇地提示你,看了這個的人同時也在關注哪些產品?還是 Google 帶著 Deepmind 開發的 AlphaGo 贏下人類棋王的那一瞬?或是 OpenAI 推出震撼全球的 ChatGPT?還是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炫風訪台,AI 概念股也跟著飆高的時候?
回顧人工智慧(AI)70 年的發展,在如此經歷「高光時刻」之前,其實 AI 走過至少 3 次的低谷,甚至有「AI 之冬」的稱呼;不過,經歷了多次的低谷重整,再加上前人累積起的相關研究,讓現今的每一個人,認知到人工智慧影響力的時刻都不太一樣。
台灣 AI 大賞——那些相信普惠 AI 能服務全人類的團隊們
在這波 AI 大潮來臨之際,有許多台灣企業長期在專注人工智慧領域開發、耕耘的人才、企業、技術、產品與服務值得你認識;為此,《數位時代》與數位發展部、台北市電腦公會合作「2023 台灣 AI 大賞」,邀請在產業界、學術界、政府單位與各界具有代表性的意見領袖們,共同推舉對 AI 產業具有影響力的台灣團隊與專案。
為了這次的評選,《數位時代》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基金會、AppWorks、Hive Venture、AWS、微軟、Meet 創業小聚與台北 AAMA 搖籃計畫與諸多加速器、創育機構、企業夥伴、社群代表與學界人士協助,共同提名今年對台灣產業與社會具有影響力、值得更多大眾認識的各類專案,不限制推薦的專案是新創、企業、學界或研究機構的實驗室或合作計畫。
經歷初步的書面資料彙整,篩選出 132 組專案後,經產業界有 AI 導入市場應用實務經驗,或曾參與產學合作的學研專家進行複選評選,篩選出 27 組具產業影響潛力的專案後,再交由決選評審團隊,就技術能量、市場潛力、產業/社會影響力、應用或技術創新性四個面向進行密切討論,最終選出這 12 家獲獎團隊與專案。
AI 大獎獲獎團隊一覽(不分排名)
雲云科技 CuboAi:
結合攝影機與 AI 運算,能即時偵測新生兒危險事件,也透過 App 記錄下更多值得與家人朋友分享的幸福時刻。
中研院資科所 YOLO 研究團隊:
立足開源的演算法開發,Yolov4 創下最短時間累積最多的論文引用(發表 40 個月內破萬次引用),團隊再提出的 YoloR 與 Yolov7,本質上改變了產業界讓圖像辨識在終端裝置上實現與即時運算應用的可能。
工合 InfuseAI:
降低企業導入 AI 的技術門檻,為工程師與開發者提供了整合性高、容易入門的 AI 開發環境解決方案,協助許多想應用 AI 的企業,快速建立開發機器學習應用的基礎建設,用更簡單的方式達成目的。
數位身分 Authme: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除了證件驗證外,也加入人臉皮膚紋理、血液流動狀況偵測,突破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可能的偽造問題。協助客戶在網路驗證身分的同時,也能兼顧法遵、資安規格、正確率、精確度與服務可靠度等行業要求。
雲象科技 aetherAI:
結合數位病理影像,引入 AI 輔助醫院裡的病理科醫師,在手術中的時間壓力、龐大影像資料量與倚賴醫師純肉眼的診斷率之間,取得更好成果。
犀動智能科技 Aiello:
透過整合自然語言理解、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能力,整合旅宿業管理系統的後台資訊,讓勞務繁重、需要大量人力提供禮賓服務的國際大型飯店集團,迎來 WiFi 普及、網路獲客成現實後,最大規模的行業級數位轉型。
杰倫智能科技 Profet AI:
杰倫智能的無程式碼(no-code)AutoML 虛擬資料科學家平台,能讓製造業的第一線人員自行建置不同模型,在短時間內就能運用 AI 模型來優化每天的工作流程。
動見科技 OMNIEYES:
推出 MyFleet 車隊管理系統,透過車上盒,引入 AI 演算法,可即時偵測駕駛是否闖紅燈等違規,也能用 AI 辨識是否疲勞駕駛,提早預警司機,透過數據主動管理、提升職業駕駛人的安全駕駛行為。
老司機注意!你違規、疲勞駕駛⋯⋯AI馬上發出警告
滿拓科技 DeepMentor:
開發出專利演算法縮小技術,讓本來只能在 32 位元以上處理器運算的 AI 演算法或大型模型,得以在 4 位元或 8 位元、運用現有廠商的設計與半導體製程即可實現的處理器上,接近完美重現。
迪威智能 DeepWave:
透過深度學習模型,除可過濾出更完整的聲音,讓聲音辨識有了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可以幫助語言、音樂教育、可以更方便辨識會議發言與逐字稿,也能幫助製造業在產線上辨識異音,甚至保護音響耳機生產線上品管人員的健康。
評審團特別獎1:沛星互動科技 Appier
將台灣學界所訓練的人才、與其在地的國際人才合作,得到不同市場頂尖客戶的肯定與青睞,透過行銷科技的一系列服務,將 AI 能發揮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是台灣軟實力的最佳代表。
評審團特別獎2:創鑫智慧 NEUCHIPS
以軟體、硬體發展方向投入 AI,向台灣的產學研證明人工智慧產業與市場的可行發展方向,證實我們也可以「立足台灣,向世界看齊」,是台灣半導體與 ICT 產業硬實力的新典範。
(本文出自 數位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