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想尋求同事建議,卻害怕收到批評?心理學教授:克服「回饋悖論」,從這招做起

2023-09-13 整理・撰文 吳美欣

「我看過產品經理(PM)的要求了,要有晶圓產業知識,像我這種沒有相關經驗的人,根本就轉不過去……」從學生時期到進入職場,你心裡或多或少曾有過「我不會」「我不可能」的想法。小時候,也許是面對棘手的科目;長大後,面試、提案被拒絕、失去即將到手的業務,都可能讓你產生「我好失敗」「我不是這方面的料」等念頭。

著名政治理論家傑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說:「我不會把這個世界區分為成功者與失敗者,我會把這個世界區分為學習者與不學習者。」嬰兒時期,我們每天都在拓展新技能,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學習傾向,但是,為什麼長大後,我們面對挫折反而容易畏縮?

延伸閱讀:過度指責,只會傷部屬的心!主管如何給部屬「建設性回饋」?

能力可靠後天培養,別自我設限、故步自封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認為,人看待事情分成 2 種心態,一種是相信你的素質、能力無法改變,稱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定型心態者會想「證明」自己很厲害,避免犯錯,當壞事發生時,他們會認為是自己太差勁、在這方面沒有天分。另一種是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努力、訓練培養而加強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eset),當事情不如預期時,成長心態的人會想,還有很多努力空間,下次謹慎一點就可以。

定型心態非黑即白的二元方式思考,無形中限制我們成長的機會,遇到不如意時,定型心態可能就會對你耳語,「你沒有這種能耐」,假定你永遠沒有這方面的潛能,讓行動與思考變得僵化。相反地,成長心態的人知道,潛能需要學習,才會被開發,因此他們不怕挑戰,甚至渴望挑戰。

克服「回饋悖論」,從他人意見汲取成長養分

在遇到挫折時,如何不被擊垮,甚至還會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開心呢?杜維克說,當我們面對失敗時,擁有定型心態並不丟臉,因為這是一種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做不擅長的事,讓我們免於一再落空的挫敗感。不過,也要意識到定型心態的缺點,它會讓你低估潛能、限制成長。 當定型心態出現時,為它取個名字、與它好好對話、試著觀察它帶給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杜維克曾經輔導過一群財務主管,有人分享,只要專案有一點點不完美,他的「杜恩」(定型心態)就會出現,這讓他變得嚴苛、沒有彈性,質疑員工的能力;這時候,我們不用抑制或貶低這種感受,而是告訴它:「我知道這個專案不完美,但我還想嘗試,能否請你耐心一點?」邀請定型心態,一起踏上成長的旅程。

不過,除了自我評論,在面對他人的意見回饋,我們有時也很難平心面對。這稱之為「回饋悖論」(feedback fallacy),意思是雖然獲得真實的回饋,對職涯成長很有幫助,但是擔心收到負面消息、對外「尋求回饋」的行為,就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延伸閱讀:「我知道你很辛苦,但...」想表達關心,聽起來卻很刺耳!這 3 種句型不要用

《高彈性成長法則》提到,你得先意識到自己確實會為此焦慮,才有辦法更客觀看待回饋;你也可以換個問法,與其問「我做得如何?」不如問「我怎麼做會更好?」,或者「如果你是我,你在這個情況下會怎麼做?」這樣的措辭,可以讓人不以那麼直接的方式提供回饋,你也可以在相對安全的互動中,摸索改進的方向。

133相信部屬有成長潛力,團隊才能迎接改變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