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生產與供應鏈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 攝影

破除 MIT 爛品質印象,美國國防部成客戶!伯鑫如何從 ODM 市場切入、躍升全球龍頭?

2024-05-15 採訪・撰文 盧廷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客戶想要的扳手,如果我們設計不出來,他大概也不會再問其他人。」伯鑫工具董事長趙秀月用一句話,彰顯了自家研發實力。她與先生吳傳福(伯鑫總經理)攜手創業 40 年,穩居全球工業級活動扳手龍頭,去年合併營收 9.2 億元,合併毛利率超過 34%,每股純益 10.21 元。

扳手產業中,多數企業以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生產,採購方提供設備、技術)為主,伯鑫卻以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委託代工,包辦生產、設計)起家,生產 4 吋(約 10.1 公分)~24 吋(約 60.9 公分)的活動扳手(可調整開口大小、適用於不同規格的螺栓),做出差異化。「正因為這塊領域,研發、設計的難度比較高,才要不斷挑戰,這樣公司才可以活比較久。」

延伸閱讀:製造業如何 AI 轉型?台中精機:AI 只是其中一種工具,並非所有問題的最佳解

他們推出超過 150 種活動扳手,已獲准超過 300 件專利,產品線遍及多元領域,像是製造修配業、礦業、漁業、航太業、建築業等,80% 皆為外銷。家具建材集團家得寶(Home Depot)、五金集團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甚至是美國國防部,都是伯鑫的客戶。「對美國政府來說,日本東西太貴、中國品質不穩,首選就是我們。」

拒絕比價卻不比品質的市場,專攻工業級高單價產品

伯鑫能在活動扳手產業市占率超過 20%,其中一個關鍵在於,創業初期的市場選擇。

1980 年,台灣的固定扳手產業鏈已經成熟,卻很少人做好活動扳手,「做下去才知道,柄身、顎口、芯軸、彈簧,每個環節都要重新調整。」趙秀月舉例,一支活動扳手,間隙只要差 0.15 公厘(mm),就會影響工具精度。

投入研發之前,他們先決定市場。趙秀月說,產品如果賣給一般消費者,市場規模雖然大,但歐美顧客只有動手 DIY 修繕時,才會使用活動扳手,一年可能只會用到 2~3 次,買最便宜的就好,也不太在乎產品功能。因此不切入消費市場。

其次,公司成立初期,資源有限,如果貿然在 OEM 市場接大單,最後很容易被「比價」,營運不穩定之下,也沒有餘力鞏固研發。有一回,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主動找伯鑫報價,也被趙秀月回絕,「我跟對方說抱歉,這一塊市場不是我想做的。」

從被客戶罵「垃圾」,到大品牌爭相模仿技術

於是,伯鑫切入工業級的 ODM 市場,客群為職業人員,像是水電工師傅、礦工、飛機維修員等,平均產品單價是前者的 1~2 倍,「因為活動扳手是他們的生財工具,這些人才會要求品質。」

選定市場後,尚未打開知名度的伯鑫,土法煉鋼到國外參展,「一開始,客戶說 MIT(made in Taiwan)都是 garbage(垃圾),把我的目錄丟到地上。」趙秀月回憶,初期碰壁,強化了他們想走研發、靠技術說服客戶的路。

舉例來說,1998 年伯鑫改良活動扳手齒部,減少螺帽尖角受損情形。接著,在扳手柄身設計 3~5 個圓形小洞、握把以橡膠包覆,使產品輕量化(約減少 15% 重量),「當年拿到台灣精品獎,後來就有很多大廠模仿我們的設計。」材質方面,一般業者採取中碳鋼,伯鑫改以單價更高的鉻釩鋼(CR-V,chrome vanadium steel),增強扳手韌性,使用後不易變形。

後來,她邀請當初那位輕視他們的客戶免費使用伯鑫樣品,如果 3 年後覺得可以接受,大家再來談生意,「他一年後就改變心意,跑回來找我。」

至於定價策略,趙秀月的想法是,雙方都滿意就好。她曾與客戶玩一個小遊戲,買方、賣方各在紙上,寫下希望的客單價,再互相比價,但要以較高的數字做為成交價。結果,客戶開出的客單價,比她寫的金額還高出 1 美元(約新台幣 30 元)。

「他們有錢賺、我也有錢賺,所以客戶黏得很緊,金融海嘯或經濟變動,我們受到的影響不大。」趙秀月說,當產品精度能做到與歐、美競爭對手並駕齊驅,客單價又相對便宜,客戶自然漸漸找上門。

伯鑫工具_2024-04-11_侯俊偉攝影_ (1).jpg
伯鑫生產 150 種活動扳手,從 4 吋∼ 24 吋都有,可應用在修配、礦業、航太等多元產業。
侯俊偉 攝影

深耕多領域、客製化改良,幫客戶解決痛點、擴大利基

走過 40 年,伯鑫另一個競爭優勢是,產品分散到不同產業,且每個產業都要深耕、做到客製化。執行副總吳昌旻說,他們的研發理念有 3 項,親和力(user friendly)、簡單好用(simple and great)、以及講究(meticulous),並要在各產品落實。

舉例來說,工人在礦坑作業,一次大約 4~5 小時,如果帶下去的扳手用一下就壞掉,還得上來更換,浪費太多時間,伯鑫找到客戶痛點,決定對症下藥。吳昌旻觀察到,原來是有些礦工會把扳手當成「榔頭」來敲打,當然敲幾下就損壞,「我們看到他的需求,就改良設計,結合活動扳手與榔頭,讓產品沒那麼容易被敲壞。」

又好比,航太產業客戶要求,活動扳手的電鍍層(扳手表面,透過電化學過程添加的金屬薄膜)要夠厚,使用扳手時,才不會傷到其他工件,這時候就要執行鹽霧測試(salt spary test),驗證扳手在長時間的惡劣環境下,是否會生鏽、能不能維持產品性能。

一般來說,客戶要求的測試時間是 24 小時,伯鑫廠內就會測試 48 小時;航太產業要求的測試時間 72 小時,伯鑫則會測試 96 小時,並且要確保扳手在零下 20 度的環境,也能通過扭力測試。

趙秀月說,堅持這樣的策略,他們才能在工業級活動扳手市場,做到龍頭的成績。

趙秀月
1956 年生,彰化師範大學商教系、西華盛頓大學(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EMBA。1984 年與先生吳傳福共同創辦伯鑫工具公司,現為伯鑫工具董事長。

伯鑫工具
創立時間|1984 年
營  收|9.2 億元(2023 年)
營運項目|專攻工業級活動扳手,擁有客製化研發、設計能力

繼續閱讀 策略 製造業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氣機科技

科學與氣功:實證30年,氣場影響身心狀態的最佳實踐

2025-07-24 經理人 X 氣機科技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現代醫學與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氣功這門源自古代中國,結合呼吸與身體運動,似乎經常被視為一種難以證明,且帶有神秘色彩的民間傳統技法。然而,台灣大學前校長、電機工程專家李嗣涔博士,卻秉持一貫嚴謹的科學方法,專注投入對氣功的研究,試圖解答這項古老技藝是否能經得起現代科學的檢驗。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理解氣功與科學的關係,李博士跟進潮流,以現代人最常使用的平台Youtube主持課程,首支影片《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科學氣功 Ep.1》不僅介紹氣功的歷史背景,更透過腦波實驗、實際數據與理論推演,試圖建立一座連結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橋梁。

氣功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氣功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根基可以追溯至數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它並非單一體系,而是融合了道家、佛家與中醫等不同思想脈絡,逐漸發展出一套以「氣」為核心的修練方法。李嗣涔博士指出,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已有對氣的描述與應用,並延伸至導引、吐納、靜坐等練習形式。

20220406_李嗣涔博士_002.jpg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名譽教授李嗣涔博士
氣機科技

因此當我們在歷史長河中找尋氣功起源時,經常發現氣功被用於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甚至作為修道成仙的手段。儘管這些說法在當代社會中聽來略顯玄妙,但若從文化與哲學層面來看,氣功反映的是古人對「人與自然共生共振」的體悟。而李博士正是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嘗試將氣功還原為一種可觀察、可量測的人體經驗。

氣場與身體情緒的即時變化

為了將氣功由主觀體驗推進為客觀科學,李嗣涔博士著手進行了大量腦波觀察實驗。 首先,他注意到氣功練習後的健康改善,尤其是長期困擾的咳嗽明顯減緩。他強調,這種效益不是短期心因性反應,而是經歷近四十年持續練功的長期觀察成果。

此外,更具說服力的是一系列具體實驗數據。例如,在靜坐練功過程中,透過儀器測得身體表面振波高達正常狀況的十倍以上;手掌與臉部的溫度也明顯上升,這與微血管擴張、氣血流動改善有關,顯示氣功對自主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更令人矚目的是腦波的變化。李博士團隊利用視覺刺激儀器,引導腦波進入 Alpha 波狀態,證明透過氣功練習可以改變大腦活躍區域與頻率。這種腦波共振原理,與冥想、正念訓練中 Alpha 波或 Theta 波的穩定輸出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也因為過度刺激可能誘發癲癇等風險,他們強調練功須依正確指導進行,切勿盲目模仿。

圖一.jpg
【李嗣涔博士研究公開|科學氣功 Ep.1】
氣機科技

氣功不僅在能量輸出方面受到關注,還延伸至過敏治療的實驗應用。李博士透過「信息水」與壓手測試找出過敏原,並搭配按摩經絡、穴道處理過敏反應,顯示氣功與中醫理論之間有深刻聯繫。治療後經過飲食禁忌,患者症狀改善,再次驗證其實用價值。

氣功與現代科學的對話

氣功的實驗性發展,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氣」的本質。過去,人們可能認為「氣」是一種玄學概念,如今,在紅外線測量儀、腦波儀與熱感測器的輔助下,科學界開始逐步建立起一種新的詮釋框架:氣或許是一種人體能量輸出的特定頻率,透過身體訓練可以被誘導、被觀測,甚至應用於調理。

李博士特別強調兩類「外氣」的存在其一是「調理之氣」,有助於氣的流通與內部平衡;其二則與紅外線放射有關,可促進微血管的舒張與再生。這種能量不是肉眼可見的,但在科學儀器下展現出穩定特徵,象徵氣功與物理現象的首次會合。在此脈絡中,氣功不再只是文化遺產,也不只是替代療法,而是提供現代科學一個突破物質限制、理解生命整體性的新視角。

氣功的未來在「理解」而非「迷信」,因此李博士的影片課程並非單一答案,而是一種視角的轉換,帶領大家從「氣功是否真的存在?」的懷疑論,轉向「氣功如何被理解與解釋?」的開放式探索。他的研究不僅拓寬了科學的邊界,也提醒我們,許多傳統智慧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並非只是憑空捏造,而是有其內在邏輯與經驗基礎。

而對當代身心狀態普遍失衡的人來說,這樣的研究不只是補足醫療體系的空白,更像是一道召喚,提醒我們重新關注自身能量的流動、情緒的平穩與身體的回應。當我們開始覺察與鍛鍊氣場,也就開始學會與內在相處的方式。氣功不只是練身,更是練心,或許它最終帶來的,不只是病痛的緩解,而是一種更持久的、與自己和諧共處的日常能力。

對今日處於高壓與資訊過載環境下的人們而言,這些氣功實驗不僅提供醫療輔助的可能性,更重新喚醒我們對「身心整合」的深層需求。在長期失眠、焦慮與專注力障礙成為常態的當下,氣功所開啟的,是一條回歸自我覺察與能量修復的路徑。它讓我們重新思考:健康不只是數據與指數的穩定,更是我們與自身氣場之間,是否能保持穩定、清明與平衡的狀態。

0N0A5268 (1)_0.jpg
完成以下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氣機科技高價值好禮!
氣機科技

✨ 7月來場能量探險遊戲 ✨

抽獎黑科技神器
就是你!加入李博士的能量獵人團,潛入 5 支YT影片尋找隱藏線索,答題蒐集碎片,就能抽 Aqive 氣機科技 #限量黑科技神器!

① 加入 Aqive 官方 LINE@ → 留言「能量獵人」
② 看影片解任務 →獲得1枚碎片
③ 集滿3枚碎片 → 抽獎限量科技神器!

Aqive 能量贈品:
隨機抽獎,只要過3關即可參加!
✯《晶炁 》3 位 ✯《盒炁 》2 位 ✯《撓定 Vita 》1 位

活動期間|7月開始,將於8月抽獎並於 LINE 公布中獎名單!

▶ 進入 LINE@ 任務入口|lin.ee/E0i2NFK
▶ 立即觀看五支影片|https://tw.psee.ly/7rc432

515142788_1085165227008181_6718326894584525334_n_0
氣機科技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