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彣欣

想當頂尖HR不能光憑專業!學會這一招,讓主管、同仁買單你的想法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指出:「除了營運長的工作內容相似於執行長,領導力的特質跟執行長最相近的並非其他高階主管,而是人資長。吸引對的人才、創造對的組織制度與企業文化,對於策略推動很重要,而執行長若曾擔任過人資長,就有可能成功。」
面對劇烈變動且日益競爭的市場,組織調整與變革實施時有所聞,人資部門往往擔任重要策略執行及組織協調的角色。然而,人資單位雖自許為事業經營策略夥伴,但實際上,未必都能得到總經理或部門主管的信任與認同。
專業能力不是問題,主要是缺少經營面的歷練
曾有位上市公司總經理求助招募一位人資副總,且這職務是架構在現任人資主管之上,細問原因才透露:「當初找進來的主管是人資所畢業,能力與專業應該都是不錯的,但雇用後才慢慢發現他只能幫公司找人、發薪水,針對目前急需解決中階主管斷層及人才培育的問題,卻無法順利提出方案,也留不住人才。」
為什麼會如此?筆者探究其原因,發現問題多不在人資專業上,而是欠缺行銷與業務能力,缺少了產、銷、人、發、財等企業經營面的學習與歷練。若設計制度內涵與培育活動的價值,無法讓主管買單的話,那人資能做的也只是行政工作。
透過感動行銷激起共鳴,創造人資獨特價值
身為人資單位,若想要啟動團隊的支持與配合,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行銷,必須端出實質利益切中痛點及感受使用者需求,讓組織成員感受帶來的好處。
為何人資也需採取感動行銷的手法?因為商品不僅僅是商品,更重要的是背後帶來的感受及情感訴求,像是購買保養品或化妝品的消費者,買的是保養品背後那個「變美麗的夢想」。
同樣的情況,人資在說服高階主管時,也需要將工作價值轉化成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 這就要善用感動行銷,根據不同的對象給予個別的溝通與感受,如果你是老闆,需要的是信任感,若是員工,就需要幸福感。
運用 SPIN 行銷,推動理念與解決方案
筆者認為要推動人資工作,首先需要認識受眾 TA(Target Audience),它應該包含:總經理、部門主管、部屬與團隊。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角度溝通,解決各自的擔心與利益問題,以取得共識與支持。
而顧問式行銷 SPIN 原則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幫助推動人資理念與解決方案。SPIN 原則代表情境(Situation)、問題(Problem)、影響(Implication)、需求(Needs-Pay Off)。透過提問蒐集現況資訊,深入探討問題的根本,協助主管找出潛在風險與代價,最後明確引導出需求與期望,提供滿意方案獲得主管認同、推動執行。
人資要為公司訂策略、架組織、建制度、布人力、塑文化、育人才,以提升公司績效,每一項任務都需要最高主管及各單位人員的支持與配合。若能善用行銷思維及方法,從診斷痛點到了解需求,進一步提出方案促成買單,將可幫助人資部門贏得支持、共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