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奪下台灣首面杭州亞運圍棋金牌!許皓鋐的成功心法:不論輸贏,都要好好覆盤

2024-06-28 採訪.撰文 簡鈺璇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3 年,台灣圍棋界迎來歷史性的時刻。職業棋士許皓鋐在杭州亞運圍棋奪下國內首枚金牌。當時許皓鋐的世界排名僅第 35 名,要拔得頭籌,必須在亞運 8 強賽擊敗世界第二的韓國棋手朴廷桓、4 強賽戰勝世界第一的韓國棋手申真諝、冠軍賽攻克世界第三的中國選手的柯潔,基於賽前數據,許皓鋐的奪金機率應該不到 1%。亞運圍棋台灣隊教練林杰漢直呼:「每贏一盤棋都是奇蹟!」

這個奇蹟背後,是許皓鋐經年累月的努力。他從 4 歲開始習棋,11歲升上職業初段,14 歲開始在棋院訓練至亞運奪金的 10 年間,幾乎每天都花 8 小時下棋,即使放鬆玩電腦遊戲,也會把圍棋視窗放在一旁。他說:「這面金牌算是證明了一直以來的努力,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知道自己有實力能與世界選手抗衡。」

台灣棋王許皓鋐 小時候.JPG
許皓鋐從 4 歲開始習棋,14 歲開始在棋院訓練至亞運奪金的 10 年間,幾乎每天都花 8 小時下棋,即使放鬆玩電腦遊戲,也會把圍棋視窗放在一旁。
海峰棋院提供

奪冠當下,思考的是「有沒有哪一步是下錯的」

回顧奪牌當下,許皓鋐其實沒想太多,只專注「棋局」本身的內容。林杰漢印象很深刻:許皓鋐擊敗中國選手柯潔、確定取得金牌後,他陪許皓鋐從比賽會場走去領獎的路上,許皓鋐問他說:「你覺得我有沒有哪一步棋是下錯的?」

許皓鋐並未特別提到當下向教練請教的情景,他只說:「亞運奪牌當下不能有太多情緒,因為之後還有圍棋團體賽要比,不能太鬆懈,怕影響後續表現。」至於賽後覆盤(又作復盤,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擺棋的過程,目的是歸納經驗和思考改進策略),則是每一位棋手的日常。

國二時,為了專心準備圍棋比賽,許皓鋐申請在家自學,每天從新竹到台北海峰棋院訓練,通勤期間都在看棋譜覆盤。這次受訪、等待拍照的空擋,他也把握時間快速擺了昨日對弈的棋局,進行簡單的回顧。

延伸閱讀:斜槓創業後,花更多時間復盤!黑嘉嘉如何在棋局之外也能做到「落子無悔」?

覆盤不只檢討下法,還要找出心態上的弱點

許皓鋐認為,有效益的覆盤不只是把棋局走一遍,思考有沒有更好的下法,「更重要的是掌握自己走每步棋背後的想法。」也就是說,你需要了解自己為什麼會走這一步,以及當時的心態如何影響你在這個位置落子。

對許皓鋐來說,2022 年是掙扎的一年。儘管囊括了台灣 9 大賽事的 8 座冠軍,刷新國內圍棋史紀錄,但在國際賽卻屢屢碰壁。「我覆盤當時的棋局,發現自己很怕輸,因此下得過於謹慎,反而限制了我的攻擊棋風。」

因此,備戰亞運時,許皓鋐在心態上做了調整:既然對戰頂尖棋手的勝利機率不大,不如放手一搏。「我選擇下得很急,而且挑最狠的方式下,用積極進攻方式,逼迫對手沒有太多時間思考而出現失誤。」相對的,這種下法需要承受「容易失誤」的風險,但這是突破局面的一種策略。

許皓鋐坦言,由於事前就做好了心理建設,在亞運冠軍戰對弈柯潔時,即便開局優勢被對方逆轉,他也能保持冷靜、穩住陣腳,耐心等待對方失誤,最終抓住機會獲勝。

比賽中的心態與情緒反應,往往只有棋手自己才能體察,旁人很難觀察出來。唯有在覆盤時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才能改變應對困境的心態,採取更合適的策略。

台灣棋王許皓鋐
許皓鋐在 2022 年囊括了台灣 9 大賽事的 8 座冠軍,刷新國內圍棋史紀錄。
海峰棋院提供
延伸閱讀:周末 4、5 點起床,就為了上網找高手下棋!黑嘉嘉:沒有環境的時候,就自己創造

失敗時反求諸己,勝利時看到成長機會

許皓鋐認為,每場敗戰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非歸咎於外在環境。例如:把賽程安排緊湊作為表現不佳的藉口;或是輕描淡寫失誤,認為自己不過是粗心「打勺」(圍棋術語,指棋士出現低級錯誤,如:看錯棋而下錯),只要細心一點就能獲勝,「打勺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必須深刻檢討。」

不過,願意正視問題本身就是一大挑戰。「下棋就是很常輸,所以你要能夠接受輸這件事,有些人可能會找快樂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但這只是暫時的解脫。如果要進步,你還是要有不服輸的心態,去正視自己為什麼會輸。」

他在杭州亞運上最印象深刻的事也跟覆盤有關。當時亞運沒有留時間給棋手在賽後覆盤,但 4 強後,世界排行第一的申真諝仍跟他簡單交流:「他用手比了棋局的某個位置,告訴我說:他這步棋不該斷(圍棋一種技法)在那裡。」

許皓鋐說:「如果是我輸給了一個這麼奇怪的人(意指許皓鋐自己,因為當時他並不是排名頂尖的選手),應該會很生氣、不想覆盤,但他還願意,我很佩服。」

對於以半目之差險勝申真諝,許皓鋐解釋,這是因為賽制為快棋,他因為特別練習而稍微占有優勢,但慢棋的比賽(意即選手有更長思考時間)就不一定了,未來還需要努力。

1026第16屆棋王挑戰七番第2局_231214_2.jpg
亞運圍棋台灣隊教練林杰漢表示,許皓鋐的特質是迅速從挫敗中恢復,並從每場對弈中發現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海峰棋院提供

低潮時設立停損點,幫助自己寬心接受挑戰

林杰漢觀察,許皓鋐的特質是能迅速從挫敗中恢復,有些選手輸了重要比賽會需要休息一周、整理心情,「他是可以隔天出現在棋院覆盤、立刻加入訓練的選手。」

即使如此,許皓鋐也曾在 2017 年陷入低潮,萌生退役念頭。「那是我自學進入棋院訓練的第三年,當時評估打進『棋王循環圈』比賽不難,之前就打進去過了,但還是失敗,就像投入了 3 年的訓練,卻沒有看到進步,因此打擊很大。」

後來,他給自己訂了一條停損線:2017 年圍棋賽比完,2018 年回學校念書。這個決定讓他如釋重負、全力發揮,2017 年底就拿到「中環碁聖賽」冠軍,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座頭銜,也因此他決定繼續投入圍棋訓練,而有了後來的金牌。

儘管自己的堅持是成功的,但許皓鋐坦言,嘗試付出努力後,如果成果一直不如預期,適當地訂個停損點是明智的決定,「每個人天賦不同,未必要在圍棋上取得成就,持續堅持只會非常辛苦。」

2023 年亞運奪冠後,許皓鋐持續繳出好表現,2024 上半年已在台灣抱回 3 座冠軍。目前他仍每天花 6~8 小時投入訓練,許皓鋐說:「跟世界頂尖選手的訓練相比,我還需要再努力。」他的新目標是盡力在「每盤棋都下出自己的實力」,期許在世界大賽有更好的表現。

他同時希望自己的冠軍能激勵更多的台灣圍棋選手,「我如果輸給後輩選手是好事,代表台灣圍棋界的未來有希望,但跟同輩或前輩相比,我暫時還不想輸!」

許皓鋐

2001 年生,台灣職業棋手,4 歲開始學棋,台灣棋院職業九段圍棋棋士。2022 年台灣 9 場大賽拿下 8 座冠軍,2023 年杭州亞運奪下台灣首枚圍棋金牌。

繼續閱讀 決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