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Leonardo ai

科技業的 40 歲魔咒:曾經搶手的理工人才,如今已被視為「老頑固」?

2024-10-22 撰文 Andy Liao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科技業的千禧世代(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中期出生),正在被年輕人取代?美國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25 歲以下的科技工作者愈來愈普遍,而 40 歲以上的比例正在縮減。 長久以來,科技工作者應該年輕、敏捷並敢於打破常規的觀念一直存在 —— 這是否是一種年齡歧視呢?

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近期的報告首次關注了年齡歧視,他們調查 2022 年超過 1000 萬名科技業工作者,發現 25 至 39 歲的年齡占比接近 41%;且自 2014 年起,25 歲以下的工作者人數每年增長約 9%,這速度超過了所有行業的 20 倍。而 65 歲以上的工作者只占 4%,是科技業中最少人的年齡層,且遠低於其他行業的比例。

EEOC 也揭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發現: 科技、工程、科學相關領域公司中,針對「年齡歧視」的投訴更普遍。

延伸閱讀:職場上別隨便喊阿姨、媽媽!一次「大型社死」的啟示:溝通的本質是什麼?

年齡歧視根深蒂固!矽谷工作者對 40 歲感到焦慮

儘管美國自 1967 年以來明文禁止歧視 40 歲以上勞工,但相比針對種族、性別的刻板印象,職場上仍有許多針對年齡的歧視和抱怨,且很少受到質疑。

在矽谷,40 歲通常被認為是「老了」的分界線,而在中國,這種威脅也同樣存在,工作者們談論著「35 歲魔咒」,擔心自己到達這個年齡後,工作機會將減少。

根據科技業裁員追蹤網站 Layoffs.fyi 的數據,全球已有超過 13 萬名科技工作者在今年被裁員,而這波裁員潮從 2022 年就開始了。

例如 X(舊名 Twitter)前員工約翰·澤曼(John Zeman),於 2022 年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接管公司並大幅裁員時遭到解雇,而對 X 提起告訴。澤曼當時 63 歲,他說包含自己在內,50 歲以上的員工有高達 6 成被裁掉,而 50 歲以下的員工則有 54% 被裁掉。

延伸閱讀:拒收 45 歲以上的客人!中國「青年養老院」盛行,背後反映的無奈現況

組織的年齡多樣性,有助於提升效率與生產力

除了年過 40 的科技業員工,還有另一個族群是年齡歧視的一大苦主。《富比士》(Forbes)報導,「年輕女性」在職場上可能比年輕男性和任何性別的年長者更容易遭受年齡歧視。

根據 LeanIn.Org 和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針對美國和加拿大勞工進行的《2024 年職場女性報告》,近一半 30 歲以下的女性表示,年齡對她們的工作產生了負面影響,而 30 歲以下男性僅 35% 有這種狀況。此外,30 歲以下的女性收到與年齡相關的負面評論的可能性,是同齡男性的近 2 倍。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 The Inclusion Initiative 最近調查美國和英國的約 1500 名來自科技、金融和服務業工作者,發現那些公司有年齡包容性政策的公司,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是其他公司的 2 倍,跳槽的可能性也減少了一半以上。

這些員工還表示,他們較少出現感到生產力低下的情況。研究員認為,這是因為不同世代工作者間的協作帶來了不同的知識、觀點和社會資源。可見員工的多樣性有助於促進企業的效率與生產力,因此,管理者應盡可能避免團隊內出現年齡歧視的狀況。

資料來源:Forbes, Business Insider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組織文化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