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台積電 2 奈米技術「禁止出海」,台美關係恐陷入僵局?


在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台灣宣布限制頂尖晶片技術於海外生產。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政策明確指出 台灣法律禁止台積電(TSMC)在台灣以外地區生產 2 奈米製程的先進晶片 ,被視為保障台灣技術領先地位的關鍵政策。
台積電可在海外設廠,但先進製程須留在台灣
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在全球市場中擁有極高競爭力,台灣在技術輸出上的嚴格限制反映對技術保護的重視,藉此保持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避免技術外流削弱國內產業的優勢。 根據現行法規,台灣晶片製造商只能在海外生產上一代的技術。郭智輝強調,未來台積電或許會在海外生產 2 奈米晶片,但會確保這些核心技術留在台灣境內。
台積電近年積極布局海外設廠,特別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預計於 2025 年開始生產 4 奈米晶片,並計畫於 2028 年投入 3 奈米製程。美國對台積電引進 2 奈米技術充滿期待,但根據台灣的技術保護規範,美國可能要等到 2030 年才能開始生產,屆時台灣本土技術或許已經邁向 1 奈米甚至更先進的階段。
美國半導體政策在強調技術自給率的同時,也依賴台積電的高端製程支撐其先進科技發展,而台灣的技術保護政策恐怕將對美國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帶來挑戰。
那麼,台灣政府的技術保護將導致台美關係緊張嗎?針對技術限制出境政策,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侯永清表示,雖然美國政治環境可能會變化,但台積電與美國的長期合作不會因此改變。
市場傳聞台積電將斷供中國先進晶片
即使台積電與美國的合作關係一直不斷有變化,卻未必悲觀。10 月華為遭爆產品內含台積電 7 奈米晶片,儘管台積電表示自美國將華為列入制裁對象後,未再提供任何產品給華為,但仍引起輿論爭議。
近期市場又傳出,台積電這周將停止向中國企業提供 7 奈米及以下的先進製程。對於這項傳言,台積電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強調一向遵守所有可適用的法令與規範,包括可適用的出口管制法規。
中國企業如百度和阿里巴巴,過去依賴台積電的製造能力來發展其 AI 技術。如果台積電停止供應先進 AI 晶片給中國客戶,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發展可能面臨更多挑戰。不過有中國媒體評論,從長期來看,台積電可能會因為向美國出口禁令靠攏,而獲得美國市場的更多機會。
資料來源:yahoo!finance、TweakTown、GuruFocus;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