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誰說營建業不環保?中鼎用 3 面向推動永續轉型,低碳環保工程占比近 6 成

2024-12-19 撰文 尤韻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截至 2023 年,台灣共計有 35 家企業入選國際道瓊永續指數(DJSI,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成分股,而位居台灣第一大、全球百大統包工程公司的中鼎工程(以下簡稱中鼎),不但是台灣首家、唯一入選的工程公司,更已經連續 9 年列名其中。

談到營建工程,很容易被貼上不環保、高污染的標籤,面對全球對於 ESG 議題的高度關切,中鼎董事長楊宗興表示,中鼎集團進行根本性的思考:不只要在營運各環節,力求達到節能減碳的環保指標,更要上溯到本源,從商業模式就推動綠色轉型,助益環境永續的同時,更能維持企業的永續經營。

因此,中鼎從業務承攬、技術運用到投資,都將對環境的影響納入考量,朝「綠色工程」發展。除了 DJSI 之外,中鼎在 2024 年也蟬聯標普全球(S&P Global)永續年鑑前 1%,集團營收也達到新台幣 1035 億元,寫下歷史新高。

延伸閱讀:每年回收 126 噸醫療廢棄物!臺大醫院如何改革回收流程,又不增加前線負擔?

永續要結合核心業務,推動組織再成長

從國內到海外,中鼎以提供工程設計、採購、建造、營運一條龍服務,屢屢拿下重大工程專案。思考如何推動永續作為時,楊宗興表示,「一定要跟公司的核心業務、未來成長結合,才能 sustain(持續)。」基於這樣的思維,中鼎分別從 3 個面向,包括綠色承攬、綠色技術和綠色投資,展開永續轉型。

在綠色承攬方面,指的是承接「對環境有益」的工程,例如水資源回收中心、太陽能光電廠等,相當於從「案源」的性質,就納入永續的評量標準。楊宗興指出,中鼎希望能做到,業主只要推出類似案子,公司就盡力取得,也已日見成效:2024 年,總承攬金額中,歸屬於低碳環保工程類別的占比,約 58%。

針對綠色技術,是指在統包建廠過程中,為業主構思及推行節能減碳方案。以在台灣的工程專案為例,2023 年的在地採購比例,高達 96.9%。至於綠色投資,則是加大對於環境友善技術的研發力度,將 63% 的研發金額(新台幣 8500 萬元)聚焦於碳捕捉及氫能等創新技術。

楊宗興坦言,任何立意良善的環保作為,都需要客戶的支持,然而,即使理念上認同,實質必須付出較高的成本,往往會在無形中增添阻力。為了說服客戶,中鼎會建議採取長線思維,比如採用節能標章設備,確實會比一般設備貴,但是節省下來的電費,5 年內就會回收成本;時間再拉長到 10 年,整體的支出其實是更加節省的。

延伸閱讀:砂石業也能永續!廢水 100%再利用、研發綠混凝土,帶動宥辰興業營收成長 35%

ESG 融入工作日常,員工認同度達 86%

在既有的核心業務上,力推綠色轉型之餘,中鼎也運用擅長的一條龍服務,拓展新的服務與商機,藉由永續作為,鞏固永續經營。

舉例來說,爭取民間企業的再生水廠業務時,可提供從投資、設計、建造到操作營運(DBOO,Design,Build,Own and Operation)的商業模式,客戶只需支付再生水的使用費,無需自行建設和運營,也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先進再生水技術,因此取得半導體龍頭大廠合約,在南科建立全球首座將工業廢水導入半導體製程的再生水廠。

為了讓全員動起來推動 ESG,中鼎除了設立獎項、鼓勵員工提案;也將永續議題與績效結合,像是設定綠色工程簽約額達成率。甚至,大力推行到任何一場超過 5 人的會議,就要分享各自近期有「ESG 時刻」的程度,簡報第一頁就是日常的永續行動或學到的相關新知,而且制度推及全球。

從日常會議做起,讓員工看到公司對於永續議題的重視,在 2023 年委外進行的員工敬業度調查中,中鼎同仁對於 ESG 議題的認同度達 86%,在所有議題中排名第一。

把 ESG 跟公司的成長結合,才能 sustain(持續)。

繼續閱讀 MVP經理人 ESG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