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旅遊業不是一個人的江山」五福旅遊的致勝方程式:主攻二線城市,找同業打團體戰!


「聽說越南芽莊是龍蝦產地!」藝人浩角翔起的網路節目《鬧著玩》主打旅遊美食,2024 年在員工旅遊單元前往芽莊,一路介紹美食景點,還替贊助的乾爹「五福旅遊」(簡稱五福)大力宣傳。加上社群短影音推波助瀾,成功吸引許多人去芽莊旅遊,五福董事長許順富說:「原本芽莊包機出團只有桃園出發的航班,2025 年 4 月起還會新增高雄。」
攤開 2024 年成績單,五福年營收 75.64 億元創歷年新高;前 3 季 EPS 達 8.5 元,不僅是上櫃以來的新高,也超越其他同業。
許順富表示,特色旅遊商品,加上數位行銷,是當今的勝利方程式。五福 2015 年曾置入電視劇《必娶女人》,曾之喬飾演的角色就是五福日本線副理,現在又搭上網路節目熱潮,與浩角翔起合作,行銷越南芽莊線。「以前是告訴大家旅費和行程,現在是要介紹這個地方的特色,先引起消費者興趣。」
從日本二線城市起家,靠包機策略找盟友
許順富表示,旅遊業獲利主要靠團客,怎麼開發出吸引消費者的行程,從地點、航班到吃住都是學問。1988 年他創立五福,以日本線起家,從二線城市切入。「當時台灣飛日本的國內航空很少,大部分是東京或大阪單點旅遊,而且國內航空機位都有固定合作的旅行社。」
因此,許順富轉而跟日本航空合作機位,並搭配日本國內線,可以一次玩到九州的宮崎、福岡,還有北海道和東北,「這個『五福晶鑽』行程推出後一砲而紅,最多一天可以出到 14 團。」
2000年後低成本航空興起,線上旅遊業者、自由行趨勢漸增,旅行社要突圍,也必須靠二線城市。原因是一線城市交通方便、民宿多,自由行難度低,帶團最好往大家陌生的二、三線城市,這些地方比較少人玩過、大眾運輸又不發達,讓旅行社得以插旗。
由於機位是旅行社包裝行程最重要的元件,為了取得銷售優勢,疫情前五福就採取包機策略,「二、三線城市沒有國際機場,地方政府很歡迎包機。對航空公司來說,包機也穩賺不賠。日本地方政府為了吸引人潮,會獎勵包機的旅遊業者,並提供飯店、景點補助;而東南亞國家,雖然政府補助少,但飯店業者也願意用優惠價合作。
不過,航班要事先申請,因此包機通常最短簽半年,代表旅行社必須先墊成本,要是產品賣不好,或遇到疫情等重大事件,「一個位置賣掉,可能賺到 3000 元,但沒賣出去,要賠上萬元,風險很高。」
疫後需求旺盛,機位、住宿變搶手,許順富便和同業合作。
台灣約有 4000 家旅行社,大多屬於中小型規模,無法獨立包機。五福把同業當客戶,打團體戰,一來共同加入市場,二來也能降低風險,「小型旅行社有銷售能力,可以幫忙賣產品,賺到了錢再分潤。」
抓住東南亞旅遊熱,推高爾夫、演唱會等主題產品
過去五福 6 成營收來自日本線,近年積極推出東南亞行程。如今營收比重為日本 45%,東南亞 25%。許順富秉持開發新景點和新玩法的概念,看中峴港和芽莊。「過去是美軍基地,有很多國際 5 星級飯店,價格相對便宜。」找到好的觀光景點,再搭配產品設計吸引不同族群的遊客。「以前是打價格戰,現在是搶分眾市場。」因此,近年推出主題旅遊,包括演唱會和高爾夫等,像峴港就有高爾夫 5 日遊。2024 年,越南成為五福最熱賣的產品,帶動東南亞線年營業額成長 52%。
要接住疫後的潑天富貴,許順富認為人才是關鍵,「旅遊是無形的產品,好的人才必須熟悉產品、懂溝通,有應變能力。」為了增進專業技能,培訓分成日常會議和新人師徒制,日常會議每周 2 次,由產品設計的夥伴向業務介紹旅遊行程並更新簽證等訊息;師徒制則在新進人員到職前半年,由導師一對一帶領,擔任導師者,還能拿到新人輔導獎金。
獎金不封頂、師徒培訓,疫後人員流動率僅 1%
而且,五福薪資獎酬優於同業,「以獎金來說,很多大型旅行社會封頂,比方說最高只能領到 6 萬元,但我們沒有上限,超過 10 萬元的比比皆是,薪水加起來不比總經理少。」2023 年業績開紅盤,2024 年中便提撥 1500 萬作為分紅獎金,
「旅遊業不是一個人的江山,不管是員工還是合作夥伴,都必須把職責劃分清楚,提供更好的條件。」
針對第一線接觸客人的導遊,通常採取約聘制。五福願意給較高的報酬,但也會把關旅遊品質,顧客滿意度須達90分以上。如果長期偏低分、或多次被顧客反映不適任,就考慮不再合作。
疫情期間人員流失加上部分人員接受資遣,讓五福從近 700 名員工驟減到 260 名。如今人才逐漸回流,補到 450 名,「等於我們靠以前 6 成的人力,做到業績新高。」許順富表示,旅遊業本就流動率高,但五福透過獎金和培訓制度,2024 年流動率維持在 1% 左右。「我們最大的優勢是人員穩定、向心力高,員工都是熟手,公司表現當然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