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Z 世代習慣打字、40% 嘆 「手寫好難」!專家揭書寫能力退化的隱憂

2025-05-16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人類文明歷史中,「手寫」這項技能已存在超過 5500 年,是人類溝通的基石,是承載知識、文化與個人表達的工具。然而,這項人類賴以傳承知識的基本能力,正悄然於 Z 世代式微。

根據挪威斯塔萬格大學(University of Stavanger)近期研究顯示,有高達 40% 的 Z 世代年輕人表示,書寫是一件困難、甚至不擅長的事,突顯這項技能在數位時代面臨嚴重流失危機。

研究指出,Z 世代成長於數位原生時代,習慣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溝通與學習,從課堂作業到日常對話皆仰賴鍵盤輸入或觸控操作,書寫的機會與習慣隨之減少。這不僅是工具的變遷,也反映溝通形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延伸閱讀:Z 世代熱議的「ChatGPT 破綻」!靠一個標點符號就能識別 AI?

Z 世代慣用表情符號、簡寫與縮寫來溝通,削弱句構與書寫能力

在資訊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Z 世代的溝通習慣日趨簡化。WhatsApp、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推崇快速傳訊與視覺語言,使用表情符號、簡寫與縮寫已成主流。這類數位溝通方式雖方便,卻可能影響書面語言的完整性與深度。

國際教育學者琳達·安德森(Linda Andersson)指出:「數位溝通鼓勵快速、簡潔的交流,這會削弱手寫溝通所帶來的深度和清晰度。」

一位大學生也分享個人經驗:「我幾乎不再用手寫了。每當需要拿筆寫字時,總覺得不自在又緩慢,遠不如在筆電上輸入來得自然。我擔心自己已經失去用文字完整表達想法的能力。」她的說法,正呼應 Z 世代面對書寫任務時所感受到的生疏與壓力。

延伸閱讀:與同事閒聊有多難?逾 7 成工作者為此掙扎,Z 世代甚至覺得像在「學習新語言」

書寫能力退化又怎樣?專家揭:影響認知發展與情感傳達

手寫並非只是傳統習慣,更與認知發展息息相關。研究普遍指出,手寫能激發大腦中不同於打字的神經活動,有助理解力與記憶力,是學習與思考的重要工具。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表示:「手寫能刺激不同的神經迴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回憶資訊。」

此外,手寫也常被視為一種個人表達的方式,能展現情感與創造力。專家認為,當手寫逐漸淡出,Z 世代可能也會減少以手寫傳達情感、思考或記錄生活的機會。

溝通專家安娜·馬丁內茲(Anna Martinez)警告:「隨著 Z 世代逐漸成熟,缺乏熟練的手寫技能,可能會影響他們在仍然重視或需要這項技能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的能力。」

教育界呼籲:數位與書寫能力應並重

教育現場也逐漸察覺書寫能力退化的影響。教育專家內德雷特・克勒傑里(Nedret Kiliceri)發現,許多大學生缺乏基本的寫作技巧。他發現學生不再能寫出連貫、條理清晰的段落,而是傾向使用冗長且跳躍的句子。他認為,這可能與社群媒體語言的影響有關。

高中教師瑞秋・格林(Rachel Green)主張,將手寫練習與數位素養教學並行,讓學生發展全方面的溝通能力,「這不是要摒棄科技,而是用傳統來補足科技的的不足。」

資料來源:The Independent、Glass Almanac、as;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