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組織文化
feature picture
蔡仁譯攝

一手創辦台積電,張忠謀退休後為何不續任董事?背後是對這件事的堅持

2025-05-14 撰文 王毓茹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積電的奇蹟絕對還沒有停止。」2018 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後一次主持台積電股東會表示,自己退休後,新任領導人和董事會一定能順利接棒。而他先前宣布退休時,就已表明不會續任董事和參與台積電任何工作。

「裸退」態度堅定,是因為他非常看重公司治理,認為若退休後還對權力不肯放手,對公司不是一件好事。《台積電為什麼神?》提到,台積電前董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說:「我們 2 人共同的理念是:企業不能隨著一個創辦人或領導者的離開,制度精神、企業文化就有所改變,需要一貫的價值理念。」

延伸閱讀:輝達為何把訂單給台積電?晶片製程如何運作?一次讀懂半導體產業鏈

董事會不是行禮如儀,應負起監督制衡責任

《張忠謀自傳》提到,良好的公司治理,第一步是有獨立、認真、有能力的董事會。獨立指的是「獨立於大股東,獨立於經營階層」,忠於全體股東。

他在自傳中表示,過去台灣多數企業的董事會被大股東控制,包含董事人選、開會議程也由大股東決定,開會大多行禮如儀,很少討論公司決策,更少有異議。但他認為,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是股東大會,由於一年只開一次,才把權力交給股東選出來的董事會。

於是參考美國制度,董事會選任總裁(CEO)和董事長,由董事長領導董事會、監督總裁,扮演公司重要決定的把關者。為了保護小股東權益,應該超過半數是獨立董事。

因此,張忠謀創辦台積電時,便規畫理想的董事會雛形,包含董事資歷要和半導體有關、具社會聲望、人數不超過 10 人便於決策;獨立董事應占多數、必須設審計和薪酬委員會,決定帳務和薪資分紅,且董事會開會必須有會議紀錄等。如今台積電獨董比例是台灣市值前 3 大公司比例最高,達到 70%。目前台積電的 10 位董事會成員,多具半導體產業知識、有來自英美的董事、有世界級公司經營經驗,且 2 名是女性。

張忠謀在《器識》提到,董事會有 3 大職責:監督、coach(教練)和決策。經營團隊權力很大,董事會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監督和制衡經營者。

他認為,「CEO 雖然要有主見,也應該把董事會看成可敬的諮詢對象。」董事會和 CEO 應該相輔相成,「既不敵對,也不是橡皮圖章」,董事會如同 CEO 的諍友,必要時可以撤換 CEO。

CEO 和董事會意見不同怎麼辦?經營交給專業經理人

面對公司重大決策,CEO 和董事會意見不同怎麼辦?《晶片島上的光芒》以 2009 年為例,當時張忠謀回任台積電,看好 28 奈米是台積電下一個機遇,認為若 2 年內能量產,台積電就能攻下智慧型手機半導體市場,因此必須增加投資 40 奈米和 28 奈米的產能。張忠謀建議把研發經費從過去的 5∼6%,提高至 8%,並大幅將資本支出提高 3 倍。然而,當時董事會顧慮 2008 年金融危機造成半導體市場不景氣,持反對意見。

延伸閱讀:半導體是什麼?奈米製程與摩爾定律有何關聯?一文掌握半導體基礎知識

此時,即使公司是張忠謀一手創辦,他仍須費心溝通,甚至在董事會前和美國、英國的獨立董事開電話會議,提出市場預測、研發和業務部門的分析,才讓這筆預算過關。

「台積電自始就是一個專業經理人經營的公司,我自己的股權非常微小。」根據台積電 2017 年報,時任董事長的張忠謀持股比率僅 0.48%。由此可見,他對董事會運作與決策透明度極為重視,包含公司發展現況、未來投資等重大事項,都會提到董事會報告,這也成為台積電不斷擴張後,運作依然良好的根基。

047.jpg營運狀況充分討論,薪酬分紅做到利益規避
經理人
繼續閱讀 台積電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