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波音、空中巴士都用它的扣件!豐達科技憑什麼獲航太 4 大廠青睞?

2025-07-10 撰文 王毓茹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航太扣件很小、很不起眼,但卻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豐達科技總經理林威村說,為了讓飛機在維修時快速拆裝,設計時就拆成許多模組,每一個模組的連接,都仰賴精密扣件。這不是鎖一鎖螺絲那麼簡單,要裝在飛機上,必須耐得住溫差、震動和氣流壓力,每一顆扣件得符合國際航空認證標準,技術門檻相當高。

而豐達,是亞太地區唯一獲得全球 4 大航太發動機製造商奇異(GE)、普惠(PW)、英國勞斯萊斯(Rolls-Royce)、賽峰集團(Safran Group)認可的供應商,每年為全球商用飛機市場生產超過 2400 萬顆扣件,應用在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上。2024 年,受惠於疫後旅遊復甦帶動空中運輸,繳出漂亮成績單,全年營收 35.02 億元,年增 15.04%,稅後純益 3.76 億元,EPS 為 6.88 元,均創歷史新高,且今年持續看好。

延伸閱讀:為何傑出的 CEO,將愈來愈像 CHRO?麥肯錫給「管理職」的 7 大職涯建議

能做到亞太唯一,要追溯至 1997 年,當時美國扣件製造大廠 AVIBANK 的專業技術團隊,結合台灣企業資金共同成立豐達,很快得到奇異認證,並在 2002 年風光上市。技術含量高,又有大客戶加持,孰料公司卻迎來黑暗期。上市後 2 年,前經營團隊掏空公司,潛逃海外,留下 19 億元負債。

風雨飄搖之際,只有神基科技出手相救,「當時豐達的狀況,大家躲都來不及了,蔡董事長願意買下公司,就是看中產品的獨特性。」2007 年,時任神基董事長的蔡豐賜決定入股,加上國發基金挹注,才保住豐達,維持台灣在亞洲唯一航太引擎扣件供應商地位。

從單一品項策略轉向,開發上千種航太產品

要重整面臨危機的豐達,蔡豐賜先穩住財務,處理海外不良資產、調整組織,並積極開發新客戶和產品。他調派 4 位主管重整豐達,為了提升員工士氣,重建績效管理制度,即使公司還在賠錢,表現好一樣發獎金。還用神基的資金購買設備,把外包的工作拉回來自己做,主管親自帶頭建立生產流程,「豐達員工看到神基進來的人有在做事,不是只出一張嘴,慢慢向心力就出來了。」

林威村就是第一批調來的神基人,原本在神基關係企業漢達精密擔任總監,主要製造消費性和電腦產品,他帶著十幾人團隊在不到 200 坪、堆滿設備的空間,動手研究航太扣件。從安全規範、品質到客戶需求,全部從頭學起。

彼時豐達只製造飛機引擎用的高鎳合金螺帽,賣給主要客戶奇異。這對做消費電子品出身,習慣快節奏、不斷更新產品的林威村來說,必須改變。

「我在神基受的訓練是,不能守著產品線不放,不管是筆電還是桌上型電腦,可能 3 個月就改朝換代。航太扣件在台灣只有豐達做,我們只能找自己的路,就是持續創新研發。」於是研發機械加工零件產品。和豐達原有產品不同,必須經過精密機械加工,沒想到航太扣件隔行如隔山,「一開始傻傻做了,其實鎳合金非常難加工,結果我一顆都做不出來。」幸好神基本身的技術底子夠厚,光是漢達精密在中國就有超過 1000 名模具工程師,從刀具、機台開始研究,歷時2年終於完成。

豐達團隊的強項是鍛造,就以鍛造為基礎,開發出航空用的螺栓、螺帽、五金零件等產品。有了技術還不夠,要讓市場買單,必須從客戶下手。他和業務主管每年飛歐美 3~4 次,了解客戶需求,比方說疫後客戶的供應商縮減產品線,豐達就從中找尋切入點。每年帶隊到奇異工廠交流,實地了解工程師使用豐達產品時遇到的問題。

如今公司每年 5~6 年會開發一個新產品線,從原有的螺帽,拓展至加工件、螺栓、大型鍛造產品如引擎結構件。目前經客戶認證的航太產品超過 8000 項,光是機械加工零件產品線已占豐達 3 成營收。做出口碑後,客戶也從原本的奇異,擴展至其他 3 大航太發動機製造商。

疫情營收衰退近 40%,不裁員還加碼投資自動化產線

2019 年林威村接任總經理時,新冠疫情重創航空業,波音、空中巴士等訂單腰斬,2020 年豐達營收衰退近 40%。面對客戶關廠、財務虧損,他不僅沒裁員,還加碼投資產線自動化和備料。先用數據說服董事會,疫情前就有換機潮,疫情只是按下暫停鍵,篤定疫後需求會大幅成長。

延伸閱讀:CEO 的重點工作是「看履歷」?Google、GE 前執行長給我的領導啟發

他進一步分析,豐達雖已開展新產品線,但做法太老舊,仍在半自動化階段。原有的自動化團隊規模太小,技術量能有限,於是招募數位分析、AI 和自動化人才。2023 年,豐達建置 3 條自動化產線,在關鍵製程導入 AI 智慧製造技術,包括不良與異常監測、刀具壽命及產品品質監控等,良率維持 9 成以上不變,人均產值增加約 10%。

此外,由於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林威村大量採購,提前備料。果然在疫後其他供應商因裁員、縮減產品線量能不足時,讓豐達抓住商機,「我有原材料、有產能、有人力,別人沒有,這就是營收創新高的原因。」

092-093.jpg從瀕臨破產到營收創新高,豐達如何華麗轉身?
經理人
繼續閱讀 製造業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永續競爭力,從人才數據開始!HR Max 打造企業數據驅動的治理力

2025-10-13 經理人 X 104人力銀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核心,電子、製造業高度出口,任何國際永續規範,都會直接影響企業能否持續接單,如GRI(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SASB(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以及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等規範,都對出口導向產業衝擊深遠。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處長張詩音也指出,2023 年政府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啟動「2050 淨零」路徑,以及 2025 年起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 20 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須提交永續報告書,都讓 ESG 躍升為企業顯學。

然而,現實卻出現落差。多數企業願意投入資源建置碳排系統,人資數據治理上仍停留在紙本與 Excel。當永續揭露範疇不只限於碳盤查與財報,與「人」相關的指標——包括留任率、薪酬公平、多元共融等也成為揭露項目;一旦遇到上游客戶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要求在短時間內提供離職率、薪酬結構等關鍵人才數據,甚至完整的通勤與差旅碳排數據,又有多少企業能辦到?

ESG治理的數據缺口

「雖然多數企業手上有員工資料,但往往散落在不同部門與系統,蒐集仰賴人工,導致計算繁瑣、錯誤率高,也難以留下完整的歷史紀錄。這些結構性問題,都讓永續報告難以落實。」

張詩音指出,當員工留任率、培訓參與度、或DEI 相關指標如性別比例、族群比例等數據逐漸成為投資人與市場的關鍵觀察指標,HR 卻缺乏工具輔助,無法即時輸出可信報表,或報告書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支援決策,也就無法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104人力銀行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處長張詩音
經理人

「HR需要有更即時且精準的數據,所以人資必須數據轉型,否則無法在人才永續治理上建立透明度,更難累積長期的數據資產。」她強調。

HR Max 的數據解方

為協助企業突破困境,104 人力銀行推出 HR Max 系統,結合人資管理、人才發展與永續治理三大構面,透過模組化架構涵蓋招募、出勤、薪資、排班、教育訓練等服務,協助企業降低人工作業風險,讓 HR 掌握更即時且精準的數據,快速支援 ESG 報告需求,一鍵產出人資相關永續報告。

除了系統採模組化設計,還能串接 ERP、CRM,做到「一次輸入、全面整合」,減少重工與資料落差,導入後可節省五成以上行政作業時間。

此外,HR Max 的 ESG 模組還可支援範疇三碳排查。張詩音說明:「過去企業要蒐集員工通勤或差旅資料,常得靠人工一筆一筆彙整,不僅耗時,還容易出錯。現在系統能直接整合員工差勤與交通方式,透過 Google Map API 自動計算里程與碳排放量,自動計算盤查年度內一整年的碳排量。原本需要一到兩週的碳排計算,現在最快一天就能完成!」

同時,HR Max 也提供視覺化儀表板與自訂報表功能,不僅能即時掌握人資趨勢,還能進行橫向比較,了解企業在產業中的位置。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人資發展產品部部長楊庭懿解釋:「以薪酬為例,HR Max 可結合 104 薪酬調查資料,協助企業檢視薪資結構是否具市場競爭力,進而制定更精準的招募與留才策略。」

104人力銀行
104 人資學院數位人資產品處人資發展產品部部長楊庭懿
經理人

人才永續的戰略挑戰

「回想過去 HR 系統工具要買一套光碟安裝軟體,功能大概就算薪水、管考勤,屬於很封閉的系統。」張詩音回憶,那是 HR 角色仍以後勤支援為主的年代。如今隨著數位化與 ESG 浪潮興起,行政效率已是基本盤,人資更被期待能即時掌握數據,支援營運決策,「這也代表 HR 要往更高的戰略高度走,成為組織的『永續人才顧問』!」

楊庭懿也補充,104 人資學院除了開發幫助企業永續經營的 HR Max 人資系統外,也透過顧問服務與其他專業服務,協助 HR 建立 ESG 知識與數據分析能力,讓工具與專業並行,確保永續推動能真正落地。

隨著 AI 浪潮掀起,也推動人資角色再進化。張詩音透露,104 正規劃推出「員工 AI buddy」,作為員工的第一線 HR 夥伴,能即時回應常見需求,從假勤查詢、流程操作到職涯發展建議,都能獲得初步支援;而重要議題仍由 HR 承接,確保專業判斷與人性化關懷並行。「AI 可以先行回應,讓同仁不必等待,更釋放 HR 的時間,專注於更具戰略性的議題。」

張詩音強調,人資數據轉型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放生產力,讓 HR 從行政事務走向策略決策。唯有人資能在數據驅動下發揮洞察力,企業才能真正建立人才永續的韌性與信任。

立即了解104 HR Max人資系統:https://104ha.com/D8XcY

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104人力銀行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