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數位時代製圖

白領危機?這 10 種高薪工作 AI 取代率低於 50%!調查揭靠「人性」才能生存

2025-07-16 數位時代 蘇柔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美國金融集團高盛(Goldman Sachs)2023 年報告曾預測,生成式 AI 恐取代全球 3 億個全職工作;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同年也指出,到 2030 年,全球幾乎有 30% 的工作可能轉向自動化,多達 3.75 億名勞工會因 AI 而面臨失業風險。

AI 帶來的衝擊,正逐步從科技圈擴散至各行各業,面對這股自動化浪潮,究竟哪些工作能屹立不搖?

職涯資源平台 Resume Genius 最新報告,揭露當前最不易被 AI 取代的十大高薪職位。這些「最安全工作」的共通點是 年薪至少達到 49,500 美元(約新台幣 145 萬元),在 2023 年至 2033 年間的職位成長率高於 10%,且被 AI 自動化取代的風險低於 50%

延伸閱讀:AI 搶飯碗?最可能被 AI 取代職業 TOP 10 出爐!你的工作還安全嗎?

值得注意的是, 這份榜單上的所有職業都集中在醫療保健和應用科學兩大領域 ,顯示「以人為本」的專業價值在AI時代的重要性不減反增。

這十大職位的年薪中位數介於 62,580 美元至 149,910 美元之間(約新台幣 203 萬元至 487 萬元):

電腦與資訊研究科學家

年薪中位數 149,910 美元(約新台幣 487 萬元)居冠,預計職位成長率達 26%,AI 取代風險僅 31%。

這些科學家透過深入研究、演算法開發和實驗設計,探索改進運算科技的新方法。這類工作需要深厚的理論電腦科學知識、具原創性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抽象思考能力,這些都是 AI 難以複製的技能。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和美國勞工統計局研究, 在創新和抽象思考領域,特別是 STEM 領域(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職業,受到自動化風險較低

醫師助理

年薪中位數為 133,260 美元(約新台幣 433 萬元),AI 取代風險為 0%,職位成長率高達 28%。醫師助理在醫療團隊中扮演與患者互動,提供個人化的醫療照護角色,因此在診斷和治療流程,需要高度的手動靈巧性、複雜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互動技巧。

根據麥肯錫研究,醫療保健是 AI 取代潛力最低的行業之一,就算科技能輔助診斷和治療,但無法取代人類醫療提供者的角色,使得醫師助理被AI取代的風險為 0%

專科護理師

年薪中位數為 132,050 美元(約新台幣 429 萬元),AI 取代風險均為 0%,職位成長率 40%。這份工作同樣需要解決複雜問題能力、創造力以及人際溝通技巧。

這份榜單上的還有獸醫、醫藥衛生服務經理、語言治療師及流行病學家等職業,顯示醫療照護領域對於專業判斷、同理心和人際互動的需求強烈,在 AI 浪潮下具備高度韌性。

Resume Genius 資深職涯專家 Eva Chan 指出:「AI 可以撰寫程式碼和處理數據,但它無法安撫病人或在危機中做出判斷 。目前最安全的工作是那些最需要人性的職位。當今成長最快速的工作仰賴於照護、判斷力和臨場感,這些都是 AI 尚無法實現的能力。

doctor
shutterstock

其他職業還有:

物流師

專門規劃和管理產品運輸流程,雖然 AI 能利用數據提升物流效率,在跨部門協調、安全倫理管理和突發事件處理時,仍需要人類做出即時且複雜的判斷

風力發電機維修師

從事安裝、檢查和維修風力發電機因需要大量人為手動操作的技能和現場判斷能力,像是攀爬發電機、緊急維修等。

延伸閱讀:科技人才不再相信矽谷?當裁員「常態化」,員工的求職標準也變了

專家頻頻示警!AI 教父:AI將取代所有白領工作

儘管部分職位被認為相對安全,但 AI 專家對於 AI 取代工作的速度與廣泛程度仍發出警訊。

根據 Entrepreneur 報導,「AI 教父」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在上個月的採訪中直言,AI 將「取代所有」白領工作。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更在 Podcast 節目「Diary of a CEO」中表示,「一個人加上一個 AI 助理」將能取代過去「十個人的工作量」。

此外,Anthropic 執行長達里歐·阿莫迪(Dario Amodei)也在今年五月預測,未來五年內,AI 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 20%,因為這項技術將取代一半的入門級白領工作。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