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攝影

手握 400 名年輕世代員工、4 個品牌!揭秘 Fake Sober 創辦人的帶隊哲學與連鎖布局

2025-08-27 撰文 莊彙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現在年輕人不好管」——這是許多企業主的共同困擾。但羅浮娛樂創始人羅伊(Roy)卻反其道而行:「領導者要去 fit 員工,而不是員工來 fit 你。」這個顛覆性的管理哲學,不僅幫他成功帶領 400 名年輕員工,更成為他連續打造爆紅品牌的關鍵。

羅伊手上握有 4 個夜店與酒吧品牌——Ruff、DD、Barcode,以及近年在社群爆紅的「日咖夜酒」(指白天咖啡廳、夜晚變酒吧的複合店型)品牌 Fake Sober,都座落在台北信義區這個最激烈的夜生活戰場。

DSC08803 by dnlian.jpg
Fake Sober 店面一到晚上,總是能人潮外溢到街邊,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羅伊提供

從 RUFF 到 Fake Sober,找到市場縫隙核心:「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貼合年輕人的需求、避開主流,同時堅守不變的消費場景,用差異化找到自己的生存縫隙,是他的管理哲學,也是當初他在形塑每間新品牌的核心經營思維。

延伸閱讀:從 BMW 菜鳥、公關到進口車品牌霸主!尚騰汽車 CEO 的創業告白:始於初入職場的一個念頭

比如,創立 RUFF 之前,他發現市場上大多是有雄厚資本支撐的大型電音夜店,他深知自己無法正面競爭;於是他觀察市場還有哪些空白,最後決定切入嘻哈風格,和電音做出明顯的風格區隔,開店不到 2 年便站穩信義區。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這句話,成了貫穿他開店邏輯的座右銘。

又例如 DD,羅伊從韓國二、三線城市引入 K-BOUNCE(韓國舞曲及電子音樂),當時台灣夜店很少有類似風格的音樂,「這個風格在韓國已經驗證過了,是人們會喜歡的,」他知道引入新風格是相當實驗性的行為,但為了讓每個品牌差異化,他還是決定去做。

22D09831.jpg
DD 主打韓國電子音樂及舞曲,在夜店市場開出一條賽道。
羅伊提供

疫情期間、夜店全面停業,又促使他思考如何分散風險,「不能營業項目都放在夜晚娛樂上。」於是誕生了 Fake Sober。這樣的差異化,不僅讓品牌順利挺過疫情,還成為 Z 世代的新歡。

日咖夜酒如何成功?咖啡、酒與音樂打造 Z 世代最愛的場景

「Fake Sober 的終極目標,是成為連鎖咖啡廳。」羅伊說,自己是咖啡重度愛好者,每天能喝 4 杯以上,也曾夢想開一間咖啡店。照慣例,開一家新店,他就會去思考如何做出市場差異化。他說,咖啡廳市場大致可分為 2 種,一種是職人精神,另一個是文青風格,羅伊想做一間「有活力的咖啡廳」,所以把自身領域的酒類搬進來,「讓大家透過酒認識這個品牌。」

但是,Fake Sober 想走的路線是連鎖咖啡品牌,因此他也堅持,白天的咖啡必須達到專業水準,而不單純只是夜店品牌的延伸。

為此,羅伊特別讓咖啡與夜店團隊各自獨立,白天與晚上是完全不同的班底,一到了晚上 6 點,咖啡廳就會切換成酒吧模式,各自專注於自身專業,「對比上有反差,就會顯得晚上很酷。」晚上的人多了,自然會有愈來愈多人認識,讓白天經過的上班族也會進店消費,形成正向循環。

IMG_B55410B5A32E-1.jpeg
Fake Sober 早上是咖啡廳,為了吸引上班族群上門消費,會將夜晚用的 DJ 蓋上一層布,上面放咖啡杯,降低消費者心理壓力。
羅伊提供

為了和其他日咖夜酒模式的品牌做出區隔,晚上的酒吧裡導入 DJ、放音樂。一開始,團隊還不知道可以放什麼種類的音樂,所以自己知道的都先嘗試,後來,放到華語、西洋金曲,羅伊發現全店的人都會跟著大合唱,後來便經常放適合一起合唱的音樂,成為現在 Fake Sober 的獨特定位;許多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感受現場氣氛。

這個策略的成功,源於羅伊相信年輕員工的判斷和創意。「我一直相信年輕人永遠是對的,因為他們才是未來的主力。」他回想自己年輕時喜歡周杰倫,「我媽也不懂,也覺得周杰倫很奇怪。可是我們了解為什麼喜歡他,只是那時候很年輕,沒辦法準確表達喜歡的原因。」

400 人團隊怎麼帶?羅伊的管理哲學:相信員工,業績只是附加效果

如果說「差異化」是羅伊成功吸引年輕世代的核心邏輯,那麼「領導者要去 fit 員工,而不是員工來 fit 你」,則是他管理哲學的核心。

這種思維轉換源於他對世代差異的觀察。「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比較能忍,受到的教育體制是不停地打罵,甚至 PUA。但現在年輕人不一樣,教育改革之後,他們真的是很自由的一群年輕人。」

羅伊的解決方案是「放寬心」——不要把管理手段當成管理目的。

延伸閱讀:洗車也可以賣咖啡?cafe!n 和汽車美容業跨界合作,揭密雙品牌的互換客群突圍術!

他認為,「員工快樂,客人才會快樂。」自己身為領導者,如果只在意員工幾點打卡、待在上班空間多久,最後只會流於形式,真正能推動服務品質的,是員工在工作時能否感受到自由與尊重。

比如說,DD 在 2025 年 1 月初時,營收掉到谷底,他帶領團隊組了「決戰聯盟」,他先調動自己手上的資源,在不影響其他店面的情況下調度相關人力;在決戰聯盟開會的過程中,羅伊雖然也是一份子,但他不會主導討論走向、給予太多意見,每個部門彼此互相討論需要什麼資源、彼此可以怎麼合作。

他認為,當整件事情都是員工參與制定的時候,這個聯盟就像他們的孩子,他們會努力呵護它,盡可能完成任務。

DSC01053.JPG
羅伊認為,企業文化是帶領年輕員工很重要的核心,要讓員工理解自己的願景、價值觀,並相信他們會一起推動事情變得更好,才是領導者該做的事。
羅伊提供

羅伊從不把營收視為第一目標。「營業額一定是創造價值後的附加結果。」他相信,當員工快樂、服務到位時,業績自然會跟上。甚至在服務設計上也體現這種思維——在Fake Sober,所有優惠都不需要身份確認。「我覺得你如果用信任態度對他,他反而會讓你可以信任他。」

在組織扁平化、員工個性化的時代,能夠放下傳統權威姿態、主動適應員工的領導者,給予年輕員工空間與信任,他們反而能激發出更多創意與熱情,把氛圍傳遞給客人。這樣的經營哲學,正是他能在競爭激烈的信義區,連續打造爆紅品牌的關鍵。

聽更多羅伊帶隊哲學,請點 podcast 連結 >>>

核稿編輯:陳書榕

繼續閱讀 餐飲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