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尤韻蓉拍攝

momo 營收、營業淨利雙衰退!總座親揭 3 大壓力,將押注「第二曲線」自救

2025-10-28 尤韻蓉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電商一年一度的重頭戲雙 11 即將開打,今(28)日富邦媒(momo)舉辦雙 11 記者會,總經理谷元宏表示,今年撒出高達 6 億 mo 幣,是近年最高的一次,還有機票、機車天天抽,也找來眾多品牌商站台,為雙 11 預熱。不過,大家更關注的,是 momo 在今年第一季遇到上市後首度營收衰退,在第二季狀況仍未好轉,他們要怎麼因應?

上半年營收、營業淨利雙衰退,谷元宏分析 3 大主因

翻開財報,momo 今年上半年營收 524.4 億元,對比去年同期下降 2.0%;營業淨利約 15.6 億元,年減近 24%。談到衰退的狀況,谷元宏表示有幾個原因:

1. 整體市場狀況
他指出,上半年整體零售市場都不太好,受到關稅影響,消費者趨於保守,以及出國潮也分散消費,再加上疫情之後實體復甦,連帶影響線上生意。

2. 競爭加劇
在 momo 衰退的同時,競爭對手酷澎(Coupang)在台第二季業績相比去年,翻了至少一倍以上,且預計第三季將持續成長。momo 也感受到競爭壓力,谷元宏指出,很多商品需要透過折價增加吸引力。

這點在財報上也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推銷費用增加約 2.06 億元、年增 14%,雖然加大行銷力度,但尚未反映在成績上。

3. 投資新事業
近年 momo 致力於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包含讓第三方賣家上架銷售的 mo 店+、廣告平台 momo 聯播網等,孵化這些新事業都需要支出。

儘管短期利潤下滑,谷元宏仍保持信心,他認為線上零售未來滲透率會持續上升,也看好第四季在普發現金上路、電商平台促銷下,有望刺激成長。

延伸閱讀:蝦皮億級賣家收攤、電商狂漲收費!專家:想存活,供應商要從 5 面向擠「管理財」

經營 mo 店+、開啟跨境服務,靠「多元商品戰」拉出第二曲線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報告,電商購物業的營收曲線自 2022 年後告別高成長,進入平緩擴張期。近年 momo 也積極打造第二成長曲線。

延伸閱讀:助攻全聯電商營收上看百億!「全電商」如何賣出實體店的 5 倍客單價?

面臨愈來愈競爭的市場,momo 在 2 年前開始發展 mo 店+的服務,讓第三方賣家自行上架銷售、處理物流,谷元宏指出,好處是可以補足 momo 本身沒有銷售的商品,「我們發現,其實有客戶有另外一種需求,以前我們忙不過來去照顧這一塊,但能讓客戶一站式購足,我覺得是必要的。」

例如年輕人喜歡的飾品、衣服,流行變化快速,不適合進貨到 momo 倉庫,因傳統倉儲模式管理成本高、效率差,但是 mo 店+ 由賣家自發貨,可以把這塊商品補足。此外,momo 也正在嘗試跨境服務,引進國外熱門的的品牌,同樣也能補足 momo 原本缺乏的商品線。

谷元宏表示,這 2 年仍在持續調整、精進新業務,例如商品重疊的部分要想辦法切開,以及學習怎麼管理賣家,目前尚未看出顯著成績,不過 mo 店+推出後,成功吸引了年輕人注意,今年以來年輕客群成長了 20%。

除了 mo 店+外,這兩年 momo 也積極發展會員訂閱制,在 2024 年推出年費 2399 元的訂閱方案,提供 mo 幣回饋、折價券、免運券等,目前已累積 5 萬名付費會員,且每月穩定成長,預計年底再推出千元以下的「平價」版方案。

在 2024 年,momo 發出 mo 店+、訂閱制兩支箭,但是否能挹注營收,仍需要時間發酵。

面對酷澎等競爭者的強力進逼,美而快國際總經理王志仁曾分析,momo 具有規模優勢,目前有幾個可行的努力方向:一是可以從供應商、品牌取得優惠,透過部分種類降價、高回饋比例等方式,站穩腳步。二是發展高毛利的商品,以及善用供應商優勢,爭取獨賣、首賣,創造商品差異化。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零售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