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CEO 怎麼辨識人才?Coach 前執行長面試時用這招,揪出「不適任」的訊號!
分享
聘用對的人才能讓公司一飛衝天,用錯人則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將時尚品牌 Coach 從年營收僅 600 萬美元,打造成價值 50 億美元全球帝國的前執行長路・法蘭克福(Lew Frankfort),對此深有體會。他坦言過去曾為「用錯人」感到後悔,而這些教訓激勵他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沈浸式面試(immersive interviewing)」策略。
法蘭克福在 Coach 服務長達 46 年中,有 29 年擔任執行長。他淬鍊出的這套面試方法,目標是不侷限於履歷上的文字,獲得對求職者的「完整看法」。他強調,這套系統化流程有助於他避免因個人偏見 ── 他承認自己偏愛有魅力和自信的候選人 ── 而做出錯誤判斷,或忽略弱點。
面試前 20 分鐘先聊成長背景,再問「給前老闆 EQ 打幾分?」
法蘭克福會親自面試每一個未來可能成為他直屬下屬的求職者,第一階段的面試會同時聚焦在候選人的「背景和工作經歷」。
在最初的 15 到 20 分鐘裡,他會詢問對方在哪裡長大、哪些成就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目的是為了理解求職者的思維模式、人際連結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接著,面試會進入一個「非正統」階段:他會要求候選人提起一位現任或近期的主管,並為該主管的 EQ 打分數:1~10 分。
法蘭克福表示,多數人會給 7、8 或 9 分,如果分數偏低,他會進一步追問原因,然後他會反問:「如果我去問你的主管,他會認為你的優勢和需要改進之處是什麼?」他解釋,這能迫使對方誠實,特別是當他們知道這位主管可能是推薦人時,同時也能幫助那些不擅於描述自己的人更精確地表達。
自評 80 項技能:哪些行為會變成「不適任」的訊號?
面試的第 3 部分是一份類似「白皮書」的自我評估,內容包含超過 80 項獨特技能。法蘭克福指出,這些技能是他漫長職業生涯中積累而來的,包括判斷力、勇氣、好奇心、金融敏銳度、調查技能、時尚感、街頭智慧(street smarts)、誠信和自我激勵等。
候選人必須為自己的每一項能力評分(從 1 到 10 分),法蘭克福會用這些數值來判斷對方是否適任。但他看重的不是高分,而是候選人的「自我認知」。
例如他會注意分數集中的「能力群組」,代表候選人自認的強項或弱項;或是「異常值」,也就是分數特別高或低的項目。且關注可能存在的「矛盾點」—— 舉例來說,如果候選人自稱是個優秀的領導者,卻在「判斷力」或「同理心」上給自己低分,這就是他需要深入挖掘真相的地方。
不只 Coach,8 成《財星》500 強企業都愛用性格測驗篩選高階人才
法蘭克福的面試方法並非特例,根據 Ladders 的研究,大約有 80% 的《財星》500 強(Fortune 500)企業會使用性格或行為測驗來審查高階人才。例如票務公司 Eventbrite 的執行長茱莉亞・哈茨(Julia Hartz)使用 Hogan 性格測驗,評估自己的領導風格與候選人的契合度,甚至會用 AI 來分析兩者的潛在摩擦點。
冷藏餅乾麵團商 Sweet Loren's 執行長洛倫・卡斯爾(Loren Castle)則使用蓋洛普(Gallup)測驗,來尋找具有積極態度、熱情和團隊合作精神的人才。這些工具都凸顯一個趨勢:現代企業招聘高階人才時,「自我覺察」與技術能力同等重要。
資料來源:Fortune、TOI、Home Services Growth Hub;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