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教練 理查‧福克斯

工作上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4 種心理分析工具!DISC、MBTI 性格測試,釐清自己真正的模樣


和同一群人共事幾星期之後,你會開始注意每個人的工作模式都有所不同,有些差異則相當顯著。如果你無法了解為何每個人的行為有所不同,那就很可能會造成誤解與衝突。
相反地,如果你了解這些差異,或是至少能夠不批判別人的偏好,你很快就會了解如果能夠重視這些差異,團隊就會變得更有創造力,更能夠探索機會,也能夠用更明智的方式來解決業務問題,因為你和你的同事能夠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主題。例如,在研究團隊當中,人格特質類似的人無法解決當下發生的問題。直到他們聘請了人格特質迥異的人,過了幾星期之後,他們才有辦法永久解決嚴重的生產問題。
了解大家面對新挑戰與學習機會的偏好方式,能夠有效增進個人與團隊的學習、關係、你溝通時的遣詞用字,研發訓練工作坊,向客戶提案,以及研發專業的測驗。
在本章當中,我們會從探索少數常見的心理計量分析與其他評測不同人格特質的工具開始。你可以放心,這些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測量智力或能力。我們其實可以納入其他的測驗,不過我們的目標只是要讓你了解在工作時會出現的不同人格特質。
你的工作風格偏向哪一類?
你是任務導向或是以人為導向的人?是思緒敏捷的工作者,還是深思熟慮且步調較慢的人?請你看一下以下的 4 種工作型態。哪一種最符合你的工作型態?就像我們在此描述的其他人格特質一樣,沒有所謂「正確的教科書標準答案」,也沒有任何一種比其他的好或壞。然而,對於每種類型的強烈偏好,都各有優缺點。
和其他類似的練習一樣,你發現描述的內容大致上與你相符時,不要期望你與這個風格描述的內容完全相符。你可能同時符合兩、三種風格,但其中一種風格較為明顯。
風格一
喜好社交,喜歡樂趣,容易溝通,精力充沛,喜歡和同事相處,健談,容易覺得無聊,喜歡開玩笑,因此所說的話不容易被當真。
風格二
具有親和力,似乎每個人都喜歡這個人,關懷體貼,有耐心與包容,總是願意承攬工作,喜歡在團隊當中擔任老二,經常鼓勵他人。
風格三
對於大小目標躍躍欲試,思考敏捷,以工作為導向,可能較不會察言觀色,或是對別人較為強勢,比較會「指使」他人,喜歡擔任領導的角色,對他人很可能沒什麼耐心。
風格四
以操作、處理、任務為導向,做事周全,完美主義者,偏好架構以及清楚的程序,仔細思考問題,擔心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做事,不喜歡改變、冒險、做出重大決定。
如果你綜觀以上的描述之後,最明顯的風格是第一或第二種,那麼你就是以人為導向的風格。如果你是第三或是第四種,那麼你就是以任務為導向的人。如果你是第一或第三種,那麼你很可能是思考速度快的人,完成任務的速度也快。若屬於第二或第四種,意味著你偏好深思熟慮,比第一與第三型同事的工作速度慢。
• 請用你偏好的風格,並且想像與你共事的同事正好是斜對角完全相反的風格。如果你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很可能會讓你們遇到什麼困難,甚至是衝突?大部分時候,都是由誰負責和客戶或是直屬主管談話?另外一位能夠欣然接受總是位居幕後的情形嗎?
• 我們知道自己往往會雇用思考模式類似的人,因此假設你和小組的其他成員都偏好相同的風格。你們共事的時候,會有忽略什麼主題的危險呢?
兩個工作模式不同的人,如果能夠尊重與信任對方,就能夠讓不同的工作風格偏好與能力達到互補的作用,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如果你想要進一步了解這點,可以參考www.insights.com等網站。
你在職場當中的非正式角色是什麼?
你是否曾發現團隊當中有位成員擅長提出新點子,另外有的成員會開始做事,卻往往無法堅持到底把事情完成?或是你是否遇過有同時總是有條不紊,能夠找出團隊當中的錯誤,或是有同事交際手腕高明,是個擅長聆聽的人,能夠讓事情順利地進行?這些就是所謂的「非正式角色」。
1970 年代時,馬里地斯.貝爾賓(Meredith Belbin)博士研究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團隊。他觀察了團隊中每位成員的行為,發現團隊成員會因為個人的偏好,扮演不同的非正式角色。他最早發表有關團隊角色的研究時,表示有 8 個主要的非正式角色,例如完成者、資源調查者、監察員。後來他再新增了第 9 個角色,就是專家。
貝爾賓後來製作了「團隊角色表」,許多團隊後來都採用這個表格以獲得幫助,首先,讓他們了解在 9 個角色當中的優點與缺點,第二,討論如何藉由扮演缺乏或較弱的角色來改善自己的表現。
你可以前往www.belbin.com以進一步了解馬里地斯.貝爾賓以及他提出的團隊角色。
MBTI性格分類
許多目前使用的心理計量工具,都是根據知名心理分析師卡爾.榮格(Carl Jung)的著作而來。他提出了有關每個人「性格」與「傾向」的有趣概念,後來由凱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以及女兒伊莎蓓兒.布里格斯.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大力推廣。1940 年代時,他們發明了知名的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BTI)。
簡單來說,「性格」可定義為我們行為舉止背後的偏好,也就是天生的人格特質,但卻受到環境與我們自身選擇的影響。
如上表所示,MBTI 工具主要將人分為下列的四組:
- 外向型(E)與內向型(I)
- 實感型(S)與直覺型(N)
- 思考型(T)與情感型(F)
- 判斷型(J)與感知型(P)
MBTI當中運用的詞彙, 例如「內向型」、「實感型」、「判斷型」等,都具有特殊的意義,與日常生活的用法並不相同。
我們並不希望讓你覺得每一對當中,例如「思考型」與「情感型」是完全二分的。每個人都能夠運用這 16 型的人格特質,只不過不是同時展現,但通常會輕微或強烈地展現某種人格特質。如果你對於其中一種或是幾種人格特質,那麼你的挑戰就是要在自己的行為之間取得平衡,讓你與客戶及同事之間的合作更為順暢。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花很多時間處在不屬於你偏好的環境當中,那麼你就會覺得格外費力,長時間下來也會感到壓力很大。例如,多年來,我們看過許多人資主管在工作上感到很不自在,這是因為他要「打入」其他高階主管群,就必須表現出不屬於他們原本的風格。
MBTI 是最深入也是研究最詳盡的性格分類指標,能夠幫助你了解自己與其他人。MBTI 回饋報告能夠幫助你更了解自己偏好背後的意涵,也能夠基於這份報告來改善個人影響力以及與同事共事的關係。
DISC人格取向
心理計量工具的數量多到不勝枚舉,其中最知名的就是 DISC。這套測驗由測謊器發明者威廉.莫爾頓.馬斯頓(William Moulton Marston)所研發,並且由心理學家瓦特.克拉克(Walter Clark)進一步改良,從 1950 年代開始廣泛運用,可說是目前全世界運用最廣的心理計量工具。DISC 人格取向測驗著重在四項不同的人格特質:支配型(D)、影響型(I)、穩健型(S)、分析型(C)。
心理分析工具的優點與限制
你並非只有自己屬於的心理類型,而是遠多於那些。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下說法。心理分析工具並非測驗;這些不是用來衡量智能、能力、心理穩定度、成熟度,大部分的也無法或是很難衡量投入程度、決心、熱情、經驗、野心。這些工具不會把你視為一個人來定義。通常,你要聘用人的時候,最好要進行面談,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勝任工作內容。
心理分析工具主要是分析偏好,而非技巧,也是對於某個時間點的你某部分的快照。你回答每個問題的方式,很可能會因為你是否覺得精力充沛與充滿熱忱,或是筋疲力盡以及情緒低落而有所不同。你對問題的回答也會因為根據最近特定的良好或不良經驗而有所不同,或是根據整體的情形作回答。沒有哪一種偏好原本就比另一種「更好」,分析的結果也無法針對所有的個人或團隊的挑戰提供解決方式。
然而,這些工具卻能夠讓你透過反思與學習,作為自我發現的起點。此外,在處於高度信任的環境當中,這些工具提供了機會與語言,讓你能夠用不帶成見的方式來討論不同之處,讓團隊成員能夠找出能夠有效共事的方式。
使用心理分析工具的衛生與安全公告
一個人只要符合運用心理分析工具或是其他給予回饋的工具時,往往會躍躍欲試想要運用這種工具。但很可能會有在不適用的狀況下運用工具的危險。例如,這種工具可能不適合用於招募,或是用來決定要晉升誰。此外,在於信任度不高的環境當中,運用這種工具可能別有目的,例如,想要操弄某種結果,或是用來嘲笑團隊當中的某個成員,例如:「你別期待她會做決定,她是感知型的!」
如果有人要你做心理分析測驗時,你應該要問以下的問題:
• 我們運用心理分析工具時,想要達到什麼效果?
• 這個工具是最適當的工具嗎?
• 我要如何從這些測驗的結果當中獲得回饋?
• 還有誰會看到我的分析結果?
• 其他人清楚工具只能夠用來分析偏好,而無法分析智能或能力?
• 進行這種人格分析的活動之後,會有什麼後續活動,以及用來進行後續研發的活動(包含自己的或是團隊的)?
請小心線上人格「測驗」:
• 了解理論的來源
• 請上網搜尋看看是否有紮實研究的基礎與有效結果作為證據
• 請你有心理準備,要付費才能做經研究證實的人格工具問卷:認真的研究相當昂貴
• 網路上提供的長篇測驗縮減版很可能造成誤導的結果
請不要自行接受測驗:
透過網路問卷傳遞的「冷」資訊很可能沒有幫助,甚至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請你從合格的教練或是導師處取得回饋。在你聽取專業人士報告的時候,對方會讓你了解工具的限制,並且幫助你運用對你有益的部分,並且拋棄不適用於你身上的部分。
信任與保密:
心理分析工具應該保密。然而,如果團隊的成員能夠彼此信任,並且能夠公開談論他們之間的個人差異(與相同之處),那麼帶來的正面效果就會相當可觀。
(本文出自《工作上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商周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