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操控專家 岸正龍

操弄第一印象的說話引導術

超市播放的音樂,能讓你「更想買」?經濟學家的實驗


2017 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進行過一項實驗。地點位在英國某間超市。紅酒架上總計擺放 8 支紅酒,4 支法國紅酒,4 支德國紅酒。接著,每日輪流播放「充滿法國風情的背景音樂」及「充滿德國風情的背景音樂」,藉以調查音樂會對紅酒銷售帶來何種影響。
超市的背景音樂,不知不覺促進銷售
就結果來看,在超市店內播放充滿法國風情的背景音樂時,法國紅酒在當日紅酒總銷售額中占 77%;播放充滿德國風情的背景音樂時,德國紅酒在當日紅酒總銷售額中占 73%。
光是這個結果就夠耐人尋味,然而塞勒又進一步進行調查。他對在播放充滿法國風情背景音樂當天購買法國紅酒的顧客(及在播放充滿德國風情背景音樂當天購買德國紅酒的顧客),詢問下列問題:「請問你剛剛選擇購買那支紅酒,跟店內播放的音樂有關係嗎?」
面對這個問題,7 人當中僅一人回答:「是的!我就是因為聽到背景音樂,才決定買這支紅酒的。」其餘的 6 人則是完全不記得(或沒注意到)店內所播放的音樂。
潛意識的世界由 5 感或意象所組成,這當中只有必須用語言理解的部分,會浮出意識層面。也就是說,會浮現意識層面的資訊,不過是潛意識所知覺訊息的一部分。因此,以刺激 5 感的形式介入潛意識時,會發生「未經語言理解,卻能喚起行動」的現象。當然,這不僅限於聽覺,接下來介紹關於視覺的實驗及嗅覺實驗。
運用「眼睛」的圖片,讓人變得更誠實
在英國新堡大學教授心理學的梅麗莎.貝特遜(Melissa Bateson)做了一個「誠實箱」的實驗。實驗在某公司飲料販售區舉行。這個飲料販售區不用自動販賣機,而是採用自行將飲料錢投入盒子的購買模式,並且在大約人們視線可及的高度,貼有一張飲料價格單。
該實驗為期 10 週,貝特遜每周比對飲料販售區賣出的飲料數量及投入盒子的金額。結果,盒內總金額,單數周比偶數周多 2 倍至 3 倍,造成此差異的原因來自標註金額的廣告單上隨附的照片。
偶數周張貼花朵照片,單數周則是張貼強調眼睛部分的人像照片。單數周就如字面意思,因為在意「人的眼光」,所以誠實付費的人變多了。
貝特遜同樣在實驗結束後,詢問所有受試者有關照片的問題。同樣的,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注意到每周更換照片這件事,甚至有人沒有發現張貼的價目表上附有照片。換言之,意識雖然沒有「被注視」的感覺,但潛意識確實接收到被人注視的目光,因而改變了行動,可說是一個相當淺顯易懂的視覺實驗。
「氣味」或「天氣」也會影響到人的行為
接下來是關於「味道」的實驗。
這項試驗是高露潔大學唐諾.雷德(Donald Anderson Laird)針對居住在紐約的 250 名家庭主婦所進行。雷德所進行的實驗是對每位受試者分發 4 件絲襪,請他們「確認品質後,從 4 件絲襪中選出品質最好的那一件」。然而,其實受試者所拿到的四件絲襪皆為同款商品,差別僅在於分別噴灑了不同氣味:「水仙」「果香」「香囊」「無香」。
果不其然,實驗得到如下圖表所示的結果。
雷德向這些主婦詢問理由:「為什麼妳會選擇這件絲襪?」針對這個問題,主婦們毫不猶豫的道出各種理由,像是「質地很好」「摸起來很舒服」「有光澤」「很有設計感」等。但分明都是同一款商品。
相反的,雷德在報告中指出,250 人中僅 6 人提及「香氣」。
另外,還有一項關於身體感覺的有趣研究。這項關於天氣的實驗在美國餐廳舉行,簡單說是在調查:「女服務生所收到的小費,會不會因晴天或雨天而出現差異」。從結果可知,女服務生在晴天會收到較多小費。
一般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今天是大晴天,我小費就多給一點」的想法,不過是潛意識知覺到晴天資訊,並於經濟活動上產生了差異。如果這是全人類的共通點,想必晴天的全球經濟活動會很活絡對吧?
就連我都感到好奇了,所以關於天氣還有另一個相關研究。這項研究調查了過去 30 年間全球股票市場股價,以了解晴天和雨天對股價的影響。結論是,在所有股票市場,晴天都是股價上漲。
(本文出自《操弄第一印象的說話引導術》,樂金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