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的人際關係學:帶人不是「上對下」給指令,而是能把部屬變夥伴


當個傑出的主管的確不容易,但撇開資質、天分、人格特質等因素,如果我們能學會領導的方法,就算不是天王巨星,也能成為好主管。
然而,雖然主管知道「要和部屬對等互動」、「要尊敬、信任部屬」,但實際上究竟該怎麼做,卻很難真正明白,通常要透過不斷累積經驗,才能逐漸心領神會。另外,難免會有一些主管不在意如何增進領導力,只想著怎樣能好好駕馭部屬。但這樣一來,主管和部屬之間,就很難建立對等的關係。
真心和部屬成為對等關係
有些主管,會利用不訓斥、多請託、多說「謝謝」等領導技巧,用來駕馭、控制部屬,但我提出的這些方法,都應該建立在「對等關係」上。為避免遭到錯用,必須留意兩個要點。
主管要想著自己能做什麼,而非試圖改變部屬
每次我去演講,都會盡可能多保留提問時間。學校老師所提的問題,往往都是認為「出問題都是學生的問題」,可是如果老師們一直抱持這樣的想法,就永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原本是思考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後來把焦點轉到我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家長角色,思考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才悟出了這個道理。「領導」也是同樣道理。 當職場出問題時,這些問題的癥結不在部屬,而是在主管身上。只要主管學會思考如何妥善面對部屬,自然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
主管要懂得信任部屬,才不會覺得部屬一定要聽你的
有一次,當我用「存在認同」這個詞,說明主管應聚焦關注部屬的「存在」,而非行動(工作)時,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倘若我們接受部屬工作無能的現狀,部屬豈不是會認為自己這樣就好,不思努力了嗎?」
在工作上,我們非得拿出績效不可。對於什麼都不會的新進員工,公司是在做先期投資,當然要早日看到這些投資有相應的成果。可是,如果我們大力鞭策這些部屬,恐怕他們會更覺得自己無能,而失去在工作上全力衝刺的勇氣。
主管除了傳授工作上必要的知識給部屬,還要輔導部屬,讓他們「敢於全心投入工作的勇氣」。因此,面對目前還沒有亮眼成績的部屬,主管應該回想自己當初也並不是一開始就精明幹練、駕輕就熟,並信任部屬一定能發揮實力。
工作緊繃時,主管負責緩和氣氛
前文介紹的主管,類似「幕後功臣」型的主管,而不是強勢主管。不過,有時主管也可以發揮更積極的功能──打造有笑容的職場。這件事或許不見得一定要由主管來做,其他人也能勝任,但主管還是必須帶頭落實,當部屬的典範。
凡事我們都該認真投入,可是認真並不等於嚴肅。這個概念也可以用於工作上。如果部屬一直擔心「要是把事情搞砸了,就會被主管臭罵一頓」,隨時都要看主管臉色做事,在這種緊繃的氣氛下,便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當大家工作緊繃之際,負責緩和氣氛是主管該努力的方向。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要主管插科打諢、搞笑裝傻,製造歡樂氣氛,畢竟越是想要引人發笑,到頭來總是最會尷尬冷場。《人生論筆記》一書中,三木清曾說過:「如鳥歌唱般自然表露出幸福,並也為他人帶來幸福,才是真幸福。」
這句話的意思是,幸福不只是內在的概念,也會在他人面前表露出來。自己過得幸福,就像鳥兒歌唱般會自然表露出來,而這份幸福感也會傳染給他人。自己的幸福又該如何表達?三木清用了以下的說法:「心情愉悅、用心有禮、親切體貼、寬容為懷等,幸福便能隨時表露無遺。」
要讓職場氣氛和樂,不時洋溢笑容,在上述提到的項目中,最需要的就是「心情愉悅」。陰晴不定的人會讓旁人覺得很難相處。主管如果是情緒穩定的人,身旁的人就不必時時揣測他的心情,但有些主管會在一大早就擺出駭人的臭臉,把一整天的心情都搞砸,如果只是自己心情不好就算了,但這樣的主管通常也會影響到部屬的心情。
反之,看到心情好的主管,身旁的人也會跟著眉開眼笑。在《認識人性》一書中,阿德勒說,喜悅是一種會連結人我的情感,而笑容則是撐起喜悅的拱心石。喜悅能將人與人連結在一起。一旦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就能在協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到喜悅;能感到互助合作的喜悅,就會對工作萌生全力投入的意願。而團隊的工作氛圍是否愉快,也可以從成員工作時是否有笑容來判斷。
讓職場氣氛和樂的 3 關鍵
在前文中,提過三木清認為幸福是隨時都自然流露的,其中又以「心情愉悅」為首要。尤其主管更要常保心情愉悅,職場氣氛就能和樂融融,部屬也可以專心投入工作,不必多所顧忌。
其次,三木清還有提到「用心有禮」,這裡是指「受人請託時,即使再忙,也不能敷衍隨便」。現今社會,每個人都十分繁忙,若別人願意用心有禮的對待自己,我們就會覺得備受尊重。
主管比任何人都忙碌,但更要拿出用心有禮的態度,當眾人的表率。
另外,三木清也提到「親切體貼」,亦即當部屬向主管請教時,也要好好說明。
主管自己份內的業務,只要是自己能做的,就必須自己處理。當了主管,就以為能把自己份內的業務交給部屬,那就錯了,即使交辦給部屬,也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事,主管當然也必須向旁人求援,如果明知自己辦不到,卻硬是要自己處理,只會給身旁的人添麻煩,例如不擅使用電腦的主管,請懂電腦的年輕部屬協助處理,一點也不丟臉,但如果自己不會,還硬要裝懂,反而會增加事情的困難度。
不過,如果主管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學習,那就是問題了。阿德勒曾說過「人,做得到任何事」,打從一開始就認定自己做不到的人,任何事都可以是他「做不到」的藉口。
前文中,三木清還舉了「寬容為懷」作為幸福的例子。所謂的「寬容為懷」,是指即使無法贊同他人的想法,仍能給予理解,或至少試著去理解。
同事間在工作上難免會有想法不同的時候,這時主管就必須對異議寬容為懷,因為協助部屬自由表達看法,也是主管的工作。
執行時必須就事論事,針對這些看法的對錯進行評估,而不是把「誰提出這些意見」當成問題,畢竟部屬正確、主管出錯的情況,並非全無可能。即使主管認為部屬所提出的想法,現階段很難實際執行,也應釐清這個想法。
(本文出自《岸見一郎談帶人》,采實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