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Adam King on Unsplash

你唸到喉嚨都啞了,員工卻當耳邊風?沒存好「情感帳戶」的主管,沒本錢罵人

2021-11-26 宇一企管公司總經理 林宜璟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看過很多「愛」罵人的主管,但真正「會」罵人的主管很少。

以現在的社會氛圍來說,我們當然不鼓勵罵人。但作為主管,有時你真的有很強烈的情緒要表達。如果一定要罵,那就好好罵吧!

罵人的功力分內功和外功。內功指的是罵人的資格條件,外功指的是遣詞用句。

延伸閱讀:績效高、受上司重用,卻被同事排擠怎麼辦?面對職場抹黑的防身指南

內功篇:罵人兩大心法

內功講心法,罵人有兩個心法。

心法一:誰罵比罵什麼重要

任何人都能用拳頭傷害你,但只有你在乎的人才能用舌頭影響你。許多主管罵得很用力,部屬卻是不動如山。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是他在乎的人。

你說我是你主管,你怎麼可以不在乎我?當然可以!

皇帝時代有人說「拚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民主時代我們說「天大地大,不做最大」。

而管理學中比較有學術味道的說法就是:「所有的權力都以被接受為前提」。當部屬不接受你的權威時,這時你唯一能做的事,就只有開除他了。(以現在的法令,有時開除人還不太容易呢!)

心法二:每人心中都有一本帳,罵人要先存本錢

人際關係中有個「情感帳戶」的觀念。別人對我們好,我們感念在心,記作存款。有存款當然就可以提款。所以日後哪一天別人要我們幫忙,或是對我們態度差一點,我們都可以接受,因為帳戶還有餘額。帳戶可以透支,不論先存後提或先提後存,基本上都還好。但重點是不能透支太多,也不能透支太久。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的另一面意思是,「出來混都可以叫別人還的」。不是只有工作夥伴這樣,至親之間何嘗不是如此?社會新聞曾看到一個爸爸年輕時花天酒地,棄家庭於不顧。

年紀大後錢沒了,身體壞了,怨子女不聞不問,一狀到法院告子女遺棄。對我而言,其實這樣的結果叫剛好。「父慈子才孝」,古有明訓。

我認識一位總經理,頭腦很好,嘴巴很賤。特別脾氣一急的時候口不擇言,連我這個外人聽得都刺耳。這樣的人照說同仁應該充滿怨念,留不住人才。但是相反,人員不但穩定,而且人才濟濟。

原因是大家都知道這位總經理是標準的「刀子嘴豆腐心」。同仁家中有事故,別的主管想的是如何不要讓家庭影響工作,他想的是如何不要讓工作影響家庭。日久見人心。每次被罵就當提款吧!因為存款夠多,所以這公司的同仁都很「耐罵」。

主管罵人想要罵得有效,平時得先存本錢。

爸媽也一樣。現在很多爸媽不太敢罵孩子,假日的公眾場合常看到一些無法無天的小屁孩,而爸媽在旁邊竟也不管。這可能就是因為平時相處時間太少,所以沒什麼存款。好不容易假日親子相聚,當然不能再罵,再罵就透支了。

外功篇:罵人八大守則

外功也就是罵人的方法。我把這些方法整理成為罵人八大守則。

守則一:罵人的內容要具體

罵人是為了讓被罵的人行為改變,而不是摧毀他的自尊。該被罵的是那個有問題的「具體行為」,而不是人。所以不可以人身攻擊。「你這個人總是這麼消極」就是典型的人身攻擊,又不具體的罵人句型。徒傷感情,於事無益。

守則二:分段罵,勝過一次算總帳

老公回家,順手把襪子往沙發一扔。換來老婆河東獅吼加翻出三年的舊帳。老公覺得委曲,說:「有這麼嚴重嗎?」老婆回說:「我忍你很久了。」老公這下委曲變不甘,嗆回去說:「你又不說鬼才知道!」老婆本來有十足理由的,這一下氣勢大弱。算總帳的罵法,就是「不教而殺謂之虐」。

守則三:不要公開罵

人都不喜歡認錯,更都要面子。古有明訓,「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公開罵有兩個風險:

  • 很容易激起被罵者的鬥志。即使心知錯在自己,也要抵死不從。
  • 罵人與被罵雙方都在情緒上,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這時如果又是公開場合,傷害很容易失控。

守則四:三明治罵人法

就像要讓小孩吃苦藥粉,總要混著糖漿下肚,吃完後還要再給一顆糖。三明治罵人法就是罵人時,先說一點被罵者的優點,再說該罵的地方,最後再強調一次他的優點。這樣的搭配,被罵的人比較吞得下去。不過這個處方有個重點,就是說優點時要誠懇而具體,否則被看破手腳就更假。

守則五:少批評,多要求

批評是「別做什麼」,要求是「去做什麼」。批評多了,會讓被批評的人覺得那乾脆什麼都別做好了,反正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不是我們要的結果。要求則是指出具體的行動方向,給被罵的人明確的改進目標。

守則六:罵人不要用「比較級」

這種事父母也常做。「弟弟啊!你看哥哥……(如何好),你怎麼就不多學學他啊!」這話說完,只有兩個後果:

  • 弟弟覺得爸媽偏心
  • 弟弟把哥哥當成敵人

主管罵人時,切忌把部屬互相比較。除了製造對立,一無是處。

延伸閱讀:有些人職級不高,為何講話很有份量?研究:一個簡單的行為,就能提高影響力

守則七:要認真罵

就是不要碎碎唸!罵人要認真,要全神貫注,時間不要長。因為你認真,被罵的人才會當一回事。淪落到又臭又長,有一搭沒一搭的雜唸,這罵就很「掉漆」了。

守則八:平時給予讚美

呼應到內功的「情感帳戶」心法。平時不存款就沒本錢罵。另外,罵人也符合經濟學裡邊際效用遞減的原理。部屬偶爾挨罵,戒慎恐懼;被罵多了,也就當那些不中聽的話語都是浮雲了。

罵人傷元氣,能免還是免吧!但是只要抓對時機、要領,有些時候仍不失為一種可採行的管理手段。

(本文出自《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蔚藍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