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開發與培訓專家 朴鎭漢

這樣帶人,解決 90% 主管煩惱

放手太多,反而讓部屬覺得你不盡責?新手主管這樣做,學會適度授權


對張經理而言,年輕的 MZ 世代(編按:指出生於 1980 年代初至 2000 年代初的千禧世代,以及出生於 1990 年代中期至 2000 年代初的 Z 世代)似乎是一道高牆。以經理的立場來說,應該要鼓勵同事間相互合作,但他們就好像從外太空來的人種一樣非常難理解。就算支援部分業務或是部分授權,還是無法從他們那裡得到好的回饋。該怎麼運用授權,讓他們工作更有效率又能獲得成就感呢?
不久前,張經理甚至還花一大筆錢參加名為「激勵 MZ 世代的領導力」的演講,但反而發現更多難以理解的方面,無法抓到頭緒。例如:「MZ 世代的員工會更投入在自己主動找來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被交代的事情。他們想被認同的欲望很強,想要得到充分的權力,立下大功。」但張經理實際跟他們一起共事後發現並不完全是那樣。
張經理鼓勵員工主動找出能提升工作績效的方法,也試著幫助他們在工作中獲得主導權。不過,有些員工反應說:「經理自己也不清楚工作內容,沒辦法給予清楚的業務指示。」他們覺得十分辛苦。
張經理開始具體指示工作,結果又變成:「感覺經理不相信我們,覺得我們什麼都做不好。」「經理缺乏宏觀的視野,我們覺得自己被監視。」「經理不在乎員工的栽培與成長,只在乎短期績效。」
視員工「成熟度」調整領導方式,而非年紀
看起來不能因為對方是 MZ 世代就認為他們都符合那世代的特徵。這種時候請嘗試「情境式領導理論」。也就是說,試著不站在主管的位置上堅持適合自己、自己覺得方便的固定領導力。建議先掌握下屬的成熟度,依據成熟度採取不同的領導風格。
● 成熟度 1 級:
員工成熟度是最低的,需要告知型的領導力,「不是教他如何捕魚,而是把魚給他」。要清楚地指示並確認工作目標、範圍、期限與達成水準等一切內容。詳細地從頭到尾告訴他之後的每一步該怎麼做,這樣他才不會犯錯。
● 成熟度 2 級:
員工成熟度會稍微高一點,需要指導型的領導力,「可以稍微教他怎麼捕魚」。像指導運動選手的教練那樣,分次告訴他做事的方法, 並監控整個執行過程,然後再判斷要不要告訴他下一步該怎麼工作。屬於此水準的員工縱使野心很大,卻無法細膩地創造出相對的績效,所以更需要領導者的觀察。
● 成熟度 3 級:
員工成熟度是很高的,這時要發揮支持型的領導力,「教他大致上該如何捕魚」。告訴他大框架內的工作方針,然後確認他有沒有按照方針去做。如果員工提出要求說缺少某部分,就要給予相對應的支持。請記得,領導者並不是直接創造績效的人,是支持下屬創造績效的人。
● 成熟度 4 級:
員工成熟度是最高的,這時要發揮授權型的領導力,「把捕魚的方法完全告訴他」。不用長篇大論地說明並指示,只要在授權前先示範或是簡單地說明,員工就會主動視情況把事情處理好。
若主管的授權行為超出或不及下屬的期待,他們反而有可能否定主管。當主管交付的權限比下屬所想的更大,有可能會讓下屬覺得主管把自己要做的事都丟給下屬;相反地,當主管交付的權限太少,下屬會覺得主管不在乎自己業務能力的開發。兩種狀況都會讓下屬覺得主管沒有盡到責任。
只要不把下屬都當成同一種人,而是認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都有成長可能時,主管的領導能力也會更精進。
(本文出自《這樣帶人,解決 90% 主管煩惱》,財經傳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