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工作生活平衡
feature picture
Ali Kokab on Unsplash

期待值像氣球,太緊繃就會爆炸!目標怎麼設定才剛好?精神科醫師解答

2022-04-28 精神科醫師 井上智介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無法如己所願發揮實力,只覺得自己始終在給周遭的人添麻煩,真的會非常苦悶;不能成為理想中精彩表現的自己,也讓人難免灰心喪志。

但是,也不需要因此就覺得「我真是個累贅」,一直逼迫自己。

因為工作與人生,只要追求「60 分」就足夠了。

為了接近理想中的自己,設定遠大的目標並朝著它努力精進,是很美好的事。然而,如果總是以滿分為目標,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延伸閱讀:追求完美,是一種病態!心理諮商師的 2 個建議,讓你不再受情緒所困

追求滿分,宛如充氣過度的氣球

到頭來,很可能會造就「不是滿分就無法滿足」、「少了一分都不可原諒」的自己,因而處在完全緊繃的狀態,宛如充氣過度的氣球,一不小心就會爆炸。

那麼,如果設定 60 分就及格,又會如何呢?

因為一開始就知道不可能滿分,有著失敗的心理準備,所以自己犯了錯也能接受。換言之,剩下那尚未達標的 40 分,會使我們的內心更有餘裕。

只不過,以滿分為目標並為此所苦的人聽我說了這番話,卻是這麼回答的:「如果抱著 60 分就及格的想法,自己是輕鬆了,但終究還是會給周遭的人添麻煩,甚至會拖累到總是全力以赴、追求滿分的人。既然如此,還不如每個人都努力做到滿分。」

這樣說的確也沒錯,但我覺得所謂的標準,其實是因人而異。

延伸閱讀:一旦做了,就要堅持到最後?心理諮商師:試著拋棄「責任感」,生活更幸福

拿別人和自己比較,什麼才是客觀分數?

在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的工作和環境跟自己完全相同,就算拿別人和自己比較,也不可能得到正確的分數,畢竟這些分數一點也不客觀。

因此,你認為只有 60 分的結果,在別人看來可能有 90 分;反過來說,你覺得做到了 90 分,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有 30 分,每個人對結果的評價都是天差地別。

所以,如果因為「自己每次都努力做到滿分,那傢伙卻只做到 60 分」而憤怒不滿,不僅會沒完沒了,更得不到正確答案。

說到底,人類這種生物都是相依共存的,世上沒有人不會失敗,每個人都會給人添麻煩。

在現今這個時代,每個職場上的工作者都需要保有內心的餘裕。

放棄滿分主義,留下 40 分的空間,在自己失敗或別人犯錯時,都更容易抱持平常心,覺得「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期待世間能保有如此寬容。

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自己是累贅配圖
仲間出版

(本文出自《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仲間出版)

相關文章

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