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想不出超吸睛企畫?以超商為例,用「原型思考」拆解本質、做出好提案

2022-06-06 安藤昭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輯擁有訊息拆解、重組、轉譯的能力,這個能力同樣可以運用在企業創新和提案,幫助你在商業世界創造有意思的企畫!《向編輯學思考》裡提到的其中一個思考方法,是從原型開始聯想,作者以超商為例帶你思考:

什麼是原型聯想(archetype)?

「archetype」通常譯成「原型」或「雛型」,指的是某種文化或某個民族的共同認知的根源。榮格心理學將位於人類潛意識深處的普世價值觀稱為「原型」(archetype),也假設這種原型是神話、故事、禮儀的起源,也是於個人的夢想或幻想之中出現的情景或象徵。

接下來,讓我們試著尋找各種事象的「原型」(文化或民族的共同認知的根源),再透過這個原型進行聯想,從中找出全新的價值。

大致步驟如下:

  • 步驟1:找出某個主題的原型
    話說回來?那個到底是什麼呢?尋找最初的形象。

  • 步驟2:透過原型進行聯想
    一邊調整最初的形象的「地」,進行不同面向的聯想。

  • 步驟3:比對聯想所得的資訊與主題
    比較聯想所得的資訊與該主題,找出只於原型存在,該主題卻缺少的資訊。

  • 步驟4:發現不足之處與潛力
    根據在步驟 3 找到的不足之處與潛力,擬定下一步的計畫。

想要改善某個事物或是想探索某個事物的潛力時,通常會先擬定能從當下開始執行的方案,此時若能將這個方案放進「原型處理一遍」,就可有機會往「本質」的方向思考。

原型聯想的練習:將既有產品改造成更好的提案

請試著利用「原型聯想的模型」將下列的東西改造成「更好的東西」。
A:智慧型手機 B:求職 C:超商 (擇一即可)

若想找出原型,可試著回溯時間,尋找「起源」,也可以尋找「說到底,就是 ○○」這類屬於原型的部分。選擇不同的切入點會帶領我們找到不同的原型(步驟 1)。

延伸閱讀:優秀的提案只需要一頁A4!好讀又好懂,老闆才會聽你的

找到原型之後,請試著以原型為起點,讓想法向外發展(步驟 2)。

反問自己「有沒有哪些東西是該主題沒有,但原型有的部分」呢? (步驟 3)

比較原型與主題,找出「這邊如果能如此改善就好了」的可塑性或有待改善的部分(步驟 4)。

原型聯想.png
經濟新潮社

原型聯想的解說

這個練習沒有所謂的正確解答,自己的想像與聯想的結果才最重要。讓我們透過練習的案例了解思考的流程。這是進一步探討 「所以說,那個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流程。

步驟1. 超商的原型是什麼?

假設我們思考的是「便利超商」的原型。較典型的答案有「商店」、「市場」或是什麼都賣的「雜貨店」,如果將注意力放在「不用走太遠,就能買到東西」這點,就有可能會想到「兜售物品的流動攤販」,如果是喜歡吃零食的人,可能會想到「古早味零食老店」。

步驟2. 和這個原型有關的聯想有哪些?

接著可從「古早味零食老店」開始聯想。有可能會想到「古早味零食、洞洞樂、釣寶物、老奶奶、十元硬幣、小學生、下課、朋友……」。

步驟3. 原型聯想有,但超商沒有的東西是?

接著比較「便利超商」與上述想到的結果。「有哪些是古早味零食老店有的,超商沒有的呢……?超商沒有能喊出我的名字的老奶奶,也不是小學生下課後的祕密基地」。

步驟4. 擬定提升超商發展潛力的計畫

將觀點拉回「原型」,重新思考超商的潛力。「如果超商能變得像古早味零食老店一樣,成為小學生下課後,與朋友一起玩的祕密基地……。讓志工扮演『老奶奶』的角色如何?這麼一來,就能為小朋友打造一處在放學後去的場所,也能讓在地的老人家有機會重返社會」,有可能會得到這類天馬行空的想法。

這就是借用原型的概念進行「原型聯想」,反問自己「超商到底是什麼?」 「我們心目中的超商該是什麼模樣?」這類直擊本質的問題,培養這類觀點的練習。

延伸閱讀:大谷翔平、楊勇緯都在用!一張「九宮格」,如何助你達成理想人生?

找到原型,重新審視每個事物的前提

我們通常是以「就是這麼一回事」的心態,千篇一律地面對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各種事物,不過會以這樣的方式生活其實也情有可原,因為當我們企圖培養直視事物本質的觀點,就無法消化充斥於身邊的大量資訊。

不過,當我們放任自己在這股資訊洪流之中浮沉,我們的「思考」就會遭到那些「典型」(stereotype)的符號所誤導,進而無法正確地觀察世界。長期以來,我們的社會愈來愈不重視藏在事物背後的原型,也持續曝露在「麵包與馬戲團」的危機之中。

「智慧型手機是什麼?」「求職活動所為何事?」「希望超商扮演何種角色?」 假設能讓自己保持隨時反問自己「話說回來,那個事物的原型是什麼?」這種狀態,就能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該如何觀察這個世界」的軸心,也不會再順著前述的「典型」隨波逐流而不自知,還能自行發覺事物的原型與適時地認識事物的本質。 在這個事物經過層層包裝的時代裡,這種「原位思考」應該會成為每個人必備的能力。

除此之外,若能衝破形塑想法或價值觀的「框架」或「架構」,就能以全新的觀點俯瞰整個世界,而這種「原型聯想」也是幫助我們啟動「反學習」流程的一大關鍵。

(本文出自《向編輯學思考:激發自我才能、學習用新角度看世界,精準企畫的10種武器》,經濟新潮社)

繼續閱讀 思考術
相關文章

向編輯學思考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