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線上高中校長 星友啓

史丹佛高中校長的最強學習法

邊聽邊記筆記,竟是最沒用的學習法?科學實證:教別人、和別人一起學,大腦吸收力最強


在課堂或簡報會議中,很多人會寫筆記。但是,研究結果已經證實,邊聽課邊寫筆記,對於工作記憶的負擔其實是非常大的。
邊聽課邊寫筆記的話,須集中在聽到的內容上,並決定要擷取哪些部分,選擇在筆記本適當的地方,用正確的文字寫下。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耳朵也會持續聽到新的學習內容。這個時候,大腦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同時進行好幾項作業,不僅無法使人更專注,反而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合作+學習,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
當我們與他人交談,或透過與人合作來達成某些目標,也就是廣義上來說,人們期望相互合作的時候,便會分泌「多巴胺」(編按: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傳遞的主要是興奮及愉悅的訊息),活化大腦的獎勵機制。對我們的大腦來說,與他人合作,就如同學習一樣「快樂」。
不僅如此,當你從合作夥伴那裡獲得成就感時,多巴胺又會再次出現!這個意思是,互相合作會吸引更多的合作,多巴胺就會開始無限循環的分泌。目前已經證實多巴胺和學習效果的關係密切,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也就是說,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團隊合作與討論,都是具有極佳學習效果的學習法。
此外,當我們與他人合作,如果看到對方心情變得愉悅時,自己也會感到開心。此時,正是你的大腦在「複製」對方大腦的狀態。將這件事化為可能,就是由於大腦中「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作用。正如字面所示,這種神經元就像鏡子一般,映照出他人腦中所產生的變化。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溝通及合作等社交行為。在這些行為中,我們能夠自然的與他人感受產生共鳴,並掌握對方的想法,進而採取行動,正是多虧方才所提到的鏡像神經元系統和心智化網路的幫助。
就算你沒有與他人進行實際互動也沒關係。只要在學習時,在腦海中浮現出其他人,或想像與他人互動,都可以提升學習成效。另外,已有研究顯示,學習時與他人交流,或想像他人的存在,同時也能夠提高記憶力。
與他人互動,比起單純死記某件事物,更容易留下印象。反之,也可以說與周遭毫無互動的學習,沒有充分發揮大腦的潛在能力。因此,讓我們在學習中融入與他人的互動,使大腦更加活躍吧!
教別人,教導的那方受益更大
所謂的同儕學習(Peer Learning),意指學習中的同儕們,藉由互相教導彼此,來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學習法。我們常聽到「教學相長」,教導他人自己學到的東西,從而加深自身理解,正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同儕學習。
研究證明,同儕學習會使教導的一方,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當然,受教導的那方也有成效。教的那一方要將已經理解的事物,教給不懂的人,必須花上不少時間跟精力,總給人一種吃虧的印象,但是,實際上的學習效果是教導方比較高。
同儕學習頗有效果,但需要有對象,還必須學習相同的主題,達成的難度稍微有些高呢!有沒有其他更簡單的學習法呢?在此我想介紹名為「假想學習」的學習法。如同字面所示,是一種想像自己在教導某人的一種學習方法。
決定一個主題,並試著想像自己在教導某人。請想像一位認識的人,或容易想像的特定人士。家人、朋友或喜歡的藝人之類的都可以。然後,抱持想要教對方的心態,在心中試著說明你所選擇的主題。如果可以寫在紙上,或是能講出來,效果會更好。跟家人說當天學到的事物,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對學習也很有幫助。
(本文出自《史丹佛高中校長的最強學習法:寫筆記不如解題目、答對不如答錯、獨學不如共學,科學家證實的大腦最強吸收法》,大是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