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Frame
老闆派的任務、部屬的請求一直來!3 步驟設立個人目標,別再為他人而瞎忙
2022-08-05
整理.撰文
盧廷羲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工作總是充滿複雜、耗費心力的挑戰,每天要應付老闆的新任務、部屬的請求、還得在供應商出包時善後,如果想要找到時間充電、精進自我,往往力不從心。
《高彈性成長法則》指出,人們忙碌的其中一項原因,在於被各式各樣的目標追著跑,好比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每周與每日進度,但這些目標大都關於企業,而非個人。 如果想要成長,應自主設定彈性目標,寫下你想做、想努力的事情,並付諸行動。
1.專注「學習性」的目標:
我們設定的目標,多數是內容導向,像是學習新技術、拿到大客戶,彈性目標則反映關於自己的重要事務,而不是特定任務。
美國一名金融科技業執行長安德斯.瓊斯(Anders Jones)上任時,只有 32 歲,公司的員工都比他年長、經驗豐富,他給自己的彈性目標是「保持謙虛,了解每個人都需要、渴望被領導。」保持成長、開放的態度,向更有經驗的團隊互相學習,才有機會管理好資深員工,不會被詬病「空降」。
2.留意陳述任務的方式:
設定彈性目標後,還需要做 2 件事。首先是使用成長、改進的字眼,例如「變得更有主見」「善於和難相處的人打交道」「增進談判技巧」,這種字眼可以保持正向、成長心態。
接著,加強對彈性目標的承諾。在實踐彈性目標的過程,還是會受到許多內容導向目標影響,因此事前就要寫下「為什麼彈性目標很重要」的理由,像是「當前問題帶給我什麼樣的痛苦,導致我要改變」等。
3.花時間反思:
系統化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朝著彈性目標前進,例如「我的目標為什麼沒有進展?」「我收到了什麼回饋,以及可以怎麼精進?」「下一個需要學習的技能是什麼?」你可以設定一段簡短、規律的反思時間,來衡量彈性目標進度,才不會拖延或不理會需要改進的事項,也才會更積極推動你做這件事。
本文取材自《高彈性成長法則》,商業周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