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渶善

笑到最後的職場人對話細節

「你長得真像 OO」是讚美還是諷刺?用 2 個技巧聰明反問,將無禮還給對方


有些人講話就是故意失禮、不在意他人感受。這時用上反問法,反擊的力道仍舊不夠,我們需要使用更積極的提問法。
回溯提問法:針對對話中語意模糊、無禮的部分提出反問
這時,回溯提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回溯法指從對方說的話裡,找到對話題材的技法,能將意思不明確或感到不舒服的言語再逆流反問。
「我一直覺得,妳跟我奶奶長得真像。」
「是嗎?哪一點長得像?」
「我從小跟奶奶生活,她總是先照顧別人,以他人為優先,我在妳身上經常看到這個樣貌。」
我們偶爾會聽到別人說自己長得像誰,不過這很令人困惑,因為我們不知道話者真正的意圖。他說的話是讚美還是諷刺?是外貌長得像,還是個性像?若無法確切知道是哪種意圖,聽者心裡可能會有疙瘩。
況且,長得像某個認識的人是主觀說法,聽起來不太悅耳。這般隨意性的發言會讓每個聽者的解讀不同。這時,運用回溯提問法詢問對方的意圖,可以減少語意不明而產生的誤會。
名人們常因他人無禮的提問而被羞辱。從他們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發現回溯法的最佳範例:在某場電影試映會裡,演員湯姆.哈迪(Tom Hardy)突然收到記者的提問,記者說看了他以前的訪談,覺得他的性別認同不是很明確,於是問哈迪:「要明星表達對性別認同的看法,是一件很為難的事嗎?」
與電影無關的私人問題,通常會被拿來作為八卦娛樂頭條的素材。碰到敏感話題時,若不好好回答,很可能被扭曲解讀,對演員形象造成致命一擊。在這種情況下,哈迪選擇以回溯法回答:「探討性別認同不難,所以你是想問我的性別認同嗎?」
他先回覆記者的提問,再詢問記者的意圖。記者回答「是」後,他又問了:「為什麼?」記者被這麼一問,因無法回應哈迪的反問,說聲「謝謝」後便結束訪談。
哈迪未被記者困難的提問嚇到,反而從中反問,顯露出對方言語中的無禮。這下子,記者拿不到聳動的報紙頭條了。
由此可知,使用回溯法反問能把對方的無禮力道化為最小,又能防禦保護自己。 從對方的言語中感受到不單純企圖或不愉快時,不需要耗盡力氣守護自己或一個人痛苦,透過簡單的回溯提問法即可將無禮還給對方。
重新框架法:跳脫對方的思維,提出嶄新觀點
重新框架法(reframing)是找出負面言語中的語弊並改變觀點予以回應。
代表案例是奉俊昊導演於訪談中的回答。他憑藉電影《寄生上流》於奧斯卡電影節榮獲四冠王,隨後,紐約文化評論報《Vulture》記者在訪談時問他:「過去二十年間,韓國電影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卻沒有半部片入圍奧斯卡候補,你怎麼想?」
奉導演回答:「看似奇怪,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奧斯卡又不是國際電影節,只是一個地方節慶罷了。」
這番回答令美國人相當震驚。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奉導演透過重新框架法回話,將美國的電影節定義為「地方節慶」,這番言論促使他們恍然大悟。
以「重新框架法」反問對方,阻擋對話往負面的方向發展
善用重新框架法,面對對方的無禮你就不會感到難過,還能優雅的反擊。 如果將重新框架法搭配反問,效果會更好,這能顯露出對方話中的問題點。
以下舉前陣子,韓國網路上熱烈討論的上班族經驗談來說明。
有一名丈夫因為家暴而被懲處的報導,在公司同事之間成了話題,其中一位職員這麼說:「只因為打了老婆一巴掌就受罰,也太嚴重。」
旁邊的同事則運用重新框架反問法問他:「喔,所以你想打你老婆好幾巴掌,是嗎?」他透過此話術,指出對方說話的問題點。
當對方的話,讓自己不舒服又不知道該從何處反駁時,重新框架法有助於指出對方說話的矛盾處;若想讓對方知道他的思維有問題時,重新框架反問法非常有效。
這亦有助放鬆當下的氛圍,可以阻擋對話繼續往負面的方向發展,如:
「代理,你愈看愈像一位將軍。」
「像一位將軍,是什麼意思?是說我能量滿滿、十分勇猛嗎?」
「哈哈,可以這麼說。」
什麼叫做像一位將軍?意思如此模糊不清的話,我們先透過重新框架法解讀後,若發現話者沒有惡意,當下能一笑置之;反之,如果對方給予負面又無禮的回應,我們有立場表示受傷,這時候就可以運用反問法,如:
「代理,你愈看愈像一位將軍。」
「像一位將軍,什麼意思?是說我能量滿滿、十分勇猛?」
「不是,我是不知道你的體力如何,但你好像變胖了,身材像個大塊頭。」
「怎麼會……你是在酸我嗎?」
這時,再加上「怎麼會」一詞,利用語調表示你「怎麼會」說出這麼過分的話,重新詢問對方的本意,再給他一次機會。
(本文出自《笑到最後的職場人對話細節》,大是出版)
